5月25日,Aqara 召開了品牌創立以來的第1場發布會,這是它成立的第5年,也是其公司綠米聯創成立的第11個年頭。發布會上,創始人游延筠首次高調露面。
綠米聯創,如今已經成為智能家居這個賽道上走的最快的選手之一。
這一論斷或許并不是空穴來風——單綠米聯創的智能開關全球設備激活量超300萬,智能門鎖年出貨量已超百萬臺,開始探索線下全屋智能定制服務以來,更是落地20萬戶家庭。除此之外,綠米聯創已經擁有500以上的SKU,業內自研產品數量排名第一,手握700多項專利申請。
與一般智能硬件發布會不同的是,Aqara的這次發布會并沒有安排一個個的產品亮相,也沒石破天驚的價格數字,更沒有一頁頁性能參數的詳解。
長達近三個小時的演講中,游延筠更愿意展示的是,綠米聯創是如何用這十一年的時間,在智能家居這一片有待開發的蠻荒之地,摸索出屬于自己的一條路。
入口論、單品論之外的全屋智能探索
人們對智能家居的構想,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子計算機的誕生時已經開始。彼時人們對于智能家居的構想已經是全屋智能。
把眼光放在最近十年,隨著底層技術的推進,智能家居產品的時代悄然來臨。2011年,硅谷明星創業項目Nest Lab推出了首款Nest Thermostat 溫度控制器,用智能家居單品的這一觸點,拉開了智能家居行業的序幕,當然這或許也對后續的一些企業產生了思維影響。
在智能家居行業伙伴還在囿于入口型單品的時候,綠米聯創更愿意以全屋智能出發,探索智能家居落地。
智能家庭的場景應該是分布式的而非中心式的。行業內圍繞中心入口的戰爭混亂而分散,答案也尚未統一,有的執著智能手機為家庭入口,有的則選擇在智能音箱領域鏖戰,還有的廠商直接給家庭塞了智能面板這一新的品類。
在入口論下,智能家居為用戶加塞了智能中心硬件,把對家庭場景下所有智能硬件控制權收攏到中心節點中。但對于用戶來說,從某種程度上也失去了對家居是否應該實現智能化的選擇權,同時,用戶需要在一個中心上培養習慣,有時候也會導致中心入口的閑置率高企。
在游延筠看來,“入口的故事限制了用戶交互習慣,一切企圖捆綁用戶的入口行為將被用戶拋棄,同時,全屋智能無談入口,更不必談單品了。”
在發布會上,他表示,Aqara想要做的更多是為用戶提供無聲的智能體驗,實現千人千面的全屋智能體驗,而全屋智能要完成的三件事情便是:“做你不想做的”、“做你做不到的”、“猜你想要做的”。
要做到這三個標準,需要從信號/物理驅動,發展至事件驅動,再延伸至知識驅動的支撐體系。這也對應了智能家居發展的三個階段:智能設備單品從物聯控制、數據計算處理起步,再到形成知識沉淀于智能系統,進而才能實現更懂用戶的全屋智能形態。
全屋智能是什么樣的?
全屋智能之下,家庭也像人一樣具備五官,有了對用戶的感知力,這需要依托于傳感器的應用。
Aqara發布會上,游延筠回顧了其傳感產品體系,覆蓋人體、門窗、空氣檢測、溫濕度、水浸、煙感氣感、動靜等條件,并宣布了新的升級“P系列傳感器”,這一新傳感器的續航時間提升到了五年,是行業水平的5-10倍;在發布會上,Aqara也宣布了其將毫米波雷達運用于智能家居領域,用于判斷室內人的離家狀況,甚至于老人跌倒、嬰兒尿濕等場景。
感知力只是對全屋智能場景的底層要求。 更進一步,要實現全屋智能,能力迭代需要從單品升維至全屋,提高對于設備點對點控制、全屋系統控制的穩定性。為此,Aqara此次還發布了單火取電技術,對應解決了單火線條件的智能燈控的問題;還發布了Mars-Tech火星技術(多負載類型強適應?可靠開關技術),對應解決了智能家居行業普遍存在的開關關斷后智能燈離線問題;方舟技術(系統自動化場景容災技術),則對應的是網關斷開不斷連接的難題。
要做到真正的“做你不想做的”、“做你做不到的”、“猜你想要做的”,全屋智能還需要提供個性化、貼心的用戶體驗。這也是Aqara在全屋智能方面構筑的護城河之一。
Aqara把AI技術運用在全屋智能上,設置了名為“小喬”的智能管家,幫助用戶實現全屋智能控制、場景控制等功能。AI功能的可以為兒童和寵物提供更智能的看護體驗,在睡眠場景中還可以幫助用戶進行晨間喚醒、助眠、睡眠改善的服務,實現千人千面的智慧家庭管理。
在個性化操控體驗上, Aqara還發布了全系列的MagicPad 全屋智能妙控屏,包括空氣監測面板、智能溫控面板、智能場景面板、集悅智慧面板S1等等。妙控屏具備靠近喚醒自適應亮度調節、隔空手勢操控等更人性化的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Aqara這次智慧面板的推出,并不是對入口論的搖擺——一塊屏幕撐不起全屋智能的故事,智慧面板是家庭智能基建的補全,更本質的考慮是對人性化的體驗的重建。
除此之外,全屋智能服務的獲得需要走向線下,需要有千人千面的定制能力。這也是Aqara線下擴張的初衷。
早在2017年便通過用4S店的模式擴張線下門店,還在 2019年起滲入高端購物商場。Aqara方面的數據顯示,目前線下服務團隊已經超過一萬人,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擁有600多家門店。
線下服務商是綠米聯創最關鍵的資源,因此,Aqara也扶持線下服務商的成長,還在持續為服務商提供全流程的培訓認證以及豐富的線上課程。
有了底層技術的夯實、個性化體驗的加分、以及線下門店毛細血管的支撐,Aqara的品牌還在持續加速快跑。
智能家居的十年以來,智能家居橫跨在面前的另一大分歧是路線之爭——這決定了最終產品的成本、體驗和發展路線。Aqara一直以來都是堅定地Zigbee派,雖然缺點是讓渡了一部分成本優勢,但Zigbee作為專門為IoT而生的協議,能介入的設備豐富度更強,穩定性更優,并且安全隱私性、功耗也更低。
堅持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和Apple 的理念契合,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系。Aqara 成為國內接入HomeKit中數量最多、體驗場景最完整的品牌;Aqara的攝像機G2H此前是國內首款支持HomeKit的安全視頻攝相機;同時,也成為首批支持HomeKit自適應照明的品牌之一。目前Aqara接入HomeKit的產品數量已經遠超過200個。
不僅如此,Aqara還得到了蘋果在渠道方面的支持,Aqara網關、開關、燈泡、溫度傳感器等多個品類都已經入駐了Apple在線商店。
Aqara的下一個5年、11年
誠然,要講清楚“全屋智能”,已不能再引用原來那套智能硬件的邏輯。除開單品之外,還有很多難點需要突破,比如個性化智能化的體驗、家居連接體驗…
回到Aqara的初心,游延筠到底想做的是什么?
在發布會上,他也重申了Aqara的初始含意:Acutulus 表示聰明,ara 表示家,加起來就是Aqara,表示聰明的家。“英語系國家的公司,喜歡以A開頭讓品牌名排在前面,因此也產生了很多以A開頭的偉大的公司,但Aqara 的A點不在正中間,因為我們想強調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用戶為中心”。
Aqara的五年,甚至是綠米聯創的11年,都是沿著這個方向大步快走的。當行業內埋頭做單品,執著于迷人的商業故事的時候,Aqara跳出了單品論入口論的迷思,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鉆研全屋智能;在智能家居行業多次被質疑為“偽需求”的時候,智能家居還沒有大范圍落地的時候,Aqara的全屋智能已經小有成績,與Aqara服務商一起,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將全屋智能最后1公里服務落地。
Aqara服務商,也成為Aqara當下最核心拓展的伙伴,成長為這個時代變革的參與者,需要更多看到未來相信未來的勇者。
綠米聯創的全屋智能定制服務用戶數已經超過20萬。回頭望,5年的時間,Aqara走出了一條從全場景產品的積累、底層支撐網絡技術沉淀再到服務落地能力的成長脈絡。
在發布會正式開始之前,游延筠的一封信道盡了綠米聯創創業十一年的內心堅持。“堅持踐行綠米聯創的價值觀,持之以恒追求用戶體驗,堅持不懈創造用戶價值,要做到這些,需要極大的耐心、韌性和滿腔的熱情,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投入”。
Aqara的下一個5年、11年,全屋智能的未來如何?誠然,智能家居尚處于蹣跚學步的階段,不止需要Aqara這樣的探路者去為行業摸出一條示范道路,還需要更多廠商的參與,需要多方共建。智能家居行業百花爭鳴,切入點各不相同,有的發力云端、有的發力硬件,而Aqara更像是一家垂直整合的公司,將硬件、網關、app、云、SaaS、系統垂直打通,從全屋智能體驗出發。
面對未來,游延筠在發布會上表示,“未來的全屋智能格局是我們和用戶一起決定的,而不是靠一時的商業故事”,“我們要摒棄一切投機心理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
The Future is C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