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絡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未來通信領域5G網絡一定是主流趨勢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的新產品都趨向于適應5G,現在對于5G技術領域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是逐漸提高。
近日發布的《2020年5G人才趨勢觀察》顯示,今年第二季度,5G相關崗位的人才需求恢復迅速,同比增長3.4%,環比增長39.8%。核心技術崗位仍然是5G行業最重要的人才缺口方向,第二季度環比需求增幅最大的5G技術崗位集中在基礎研發層,其中核心網工程師環比需求增幅最大,達到61.5%。據行業初步統計,主流5G核心產業企業在國內共有研發人員約4.4萬人,在上海有2.3萬人,占比超過52%
核心技術崗位仍然是5G行業最重要的人才缺口方向,第二季度環比需求增幅最大的5G技術崗位集中在基礎研發層,其中核心網工程師環比需求增幅最大,達到61.5%。據行業初步統計,主流5G核心產業企業在國內共有研發人員約4.4萬人,在上海有2.3萬人,占比超過52%。坐落于上海浦東新金橋路的華為上海研究所,共有涉及無線、終端、海思等領域約12000名員工。
上海國內標志性的城市,也是5G發展最快的城市,資金、設備已經環境等各方面的優勢都吸引著不少5G技術的人才,在這里技術的研發和綜合的應用有著最完美的融合正適合這樣新型主流的發展。所以根據統計數據的顯示,主流5G核心產業的研發人員在國內的有4.4萬人,其中有2.3萬人在上海從事相關的工作所占比例超過一半,而重點發展的企業有華為和中興。
華為表示,華為的5G研發人員主要分布在上海,其次在成都、深圳和西安。上研所的5G布局主要是5G基站、5G核心網、5G芯片、5G終端(手機) 四個主要產品系列的研究、開發、測試和交付。現在華為在5G網絡側(不含終端)的整體人力投入超過1萬人,上研所5G核心研發人員(基站側)有5000人左右。同樣在浦東,距離華為上研所車程11公里的張江高科技園區,能找到包括中興上海研發中心、紫光展銳等5G基站設備、終端器件公司。
近日,有機構發布《2020年5G人才趨勢觀察》。報告顯示,主流5G核心產業企業在國內共有研發人員約4.4萬人,在上海有2.3萬人,占比超過52%。從企業分布上來看,上海之所以在5G人才占比方面,能超過一半,主要得益于華為、中興的5G研發主陣營都位于此。但其實,華為、中興兩家公司總部,則是位于深圳。
但上海一直是國內5G發展最快的城市。據華為公司表示,華為的5G研發人員主要分布在上海,其次才是成都、深圳和西安。
坐落于上海浦東新金橋路的華為上海研究所,共有涉及無線、終端、海思等領域約12000名員工。在5G布局方面,主要包括5G基站、5G核心網、5G芯片、5G終端(手機) 四個主要產品系列的研究、開發、測試和交付。據悉,他們當前在5G網絡側(不含終端)的整體人力投入超過1萬人,上研所5G核心研發人員(基站側)有5000人左右。
目前一般將從事5G接入網和終端產品的核心技術、核心器件的研發類企業,以及專注于5G融合創新的應用類企業,定義為5G核心產業鏈,“也就是5G基站設備、5G終端器件、5G測試儀器儀表、5G應用研究四大領域。”任吉說,因此5G研發人才主要是在5G核心產業鏈企業中參與5G標準制定、技術研發和從事5G應用研究的人員。
5G作為“新基建”之首,不僅為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其他新型基礎設施提供重要網絡支撐,而且將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賦能各行各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和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上海正全力打響“雙千兆寬帶第一城”品牌,并加快推進5G建設。此前,上海先后發布了《5G網絡建設和應用的實施意見》《5G產業發展和應用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及《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升5G產業鏈協同創新與集聚發展能力。
目前,上海市累計建成5G室外基站超2.6萬個、室內小站超3.5萬個,已成為全國5G基站部署最多的城市,預計到年底實現5G室外基站超3萬個、室內小站超5萬個。完整的產業鏈布局能夠吸引行業人才的聚集。目前國內5G人才平均的薪酬約為1萬多,其中架構師等更高層次的研究工程師的月薪更勝一籌。目前5G相關技術人才十分稀缺,你會想學習一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