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5G﹢工業互聯網”已成為產業熱情最高、創新最活躍的5G應用領域,也是路徑探索深入、效果顯著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方向之一。“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的基礎良好、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5G融合應用是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引擎。5G商用一年多來,5G在個人消費、工業制造、能源環保、醫療健康、教育文旅、交通物流等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其中,“5G﹢工業互聯網”為5G融合應用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引領5G融合應用的火車頭、排頭兵。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在政產學研用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已開展“5G﹢工業互聯網”探索,在建項目超1500個,覆蓋20余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第三屆“綻放杯”大賽中,“5G﹢工業互聯網”參賽方案占比超過28%,一等獎方案占比達80%。
記者近日從工信部獲悉:在產業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已超過1500個,覆蓋20余個國民經濟重要行業。
當前,5G應用正由生產外圍生產現場監測、廠區智能物流等場景應用向產品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等各環節深層次延伸。工信部發布了第一批“5G+工業互聯網”10個典型應用場景和5個重點行業實踐。“這些典型應用場景在電子設備制造、裝備制造、鋼鐵、采礦、電力五大重點行業得到了一定規模的應用。”工信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擬于年內再發布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場景和重點行業。
工業互聯網作為5G應用落地的關鍵所在,正驅動5G融合應用不斷提速,圍繞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案例不斷涌現。近期,樹根互聯基于根云平臺幫助三一重工打造的“5G+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實踐案例成功入選由“工業互聯網世界”編輯部和《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評選的《5G發牌兩年-“5G+工業互聯網”十大典型標桿應用案例》,盡顯標桿成色。
我國是全球首批5G商用的國家之一,5G技術、產業、應用均已邁入無人區,無先例可尋、無經驗可見時,更應充分發揮標桿示范引領作用。樹根互聯作為工業互聯網行業先行者,在5G融合應用上經過前期探索,貼合企業切實需求,深耕技術落地,不僅在智能制造,在智能服務等多個領域都交出了極具特色的“應用答卷”。
通過5G的應用,售出的工程機械設備位置信息、運行情況、養護數據可實時上傳到根云平臺,實現對設備的實時監測,并可提前診斷設備的故障情況,進而可有效縮短維修人員的響應時間,降低配件庫存,故障一次性修復率從75%提升到92%。另一方面,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賦能,有效幫助數字化施工解決方案的實施,10毫秒級別的網絡時延,保障了遠程即時響應,工程機械可以輕松實現遠程無人化操控,經歷過疫情大考,這一項融合應用,或將成為未來工程機械企業面對遠程操控課題時的“攻關利器”。
《“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顯示,當前5G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檢測、故障運維、物流運輸、安全管理等工業環節的結合,已經形成了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柔性生產制造、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設備故障診斷、廠區智能物流、無人智能巡檢、生產現場監測等10個“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體現了數字化研發、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精益化管理等工業互聯網六大模式。這些典型應用場景在電子設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鋼鐵行業、采礦行業、電力行業五大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得到了一定規模的應用,具備較強的復制推廣和應用示范價值。
例如,由卡奧斯COSMOPlat打造的5G+AR眼鏡在現場輔助裝配場景中的應用入選電子設備制造業重點行業實踐。
據了解,“5G+工業互聯網”的深入應用,讓電子設備制造業逐漸呈現出自動化水平高、數字化網絡化基礎好、產品迭代速度快的特點,但同時也面臨著管理精益化、品控嚴格化、終端設備智能化等需求。
基于此,卡奧斯COSMOPlat依托“5G邊緣計算聯合創新基地”,探索出首款交互式體驗工業用AR眼鏡。工人通過佩戴5G+AR眼鏡可一邊查閱操作指導一邊進行精密裝配,大大提升了裝配工作的效率和精準性。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技術沉淀,卡奧斯COSMOPlat還開發出AR遠程交互平臺與VR產品體驗平臺。其中,AR遠程交互平臺可通過音視頻連接、實時標注、全程記錄等功能實現專家端和現場端的遠程溝通和指導,確保虛擬現實技術在設備維修、質量稽查、產品售后等典型場景中的應用。
據悉,卡奧斯COSMOPlat將以此次入選為契機,緊跟國家戰略規劃,助推“5G+工業互聯網”在工業設備、網絡、應用、生態等各方面的快速落地,加速實現5G融入千行百業,進一步激發和釋放“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潛能和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