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13日,“第二屆(深圳)5G基站電源與智慧燈桿技術研討會”將在深圳舉行,主辦方邀請了基站電源、智慧燈桿主要玩家,重點講解5G基站電源、智慧燈桿產品,如何從電子元器件角度尋找最優解。
根據最新的《2020中國5G經濟報告》,國內2020-2025年的5G網絡總投資額是0.9-1.5萬億元,這筆投資的最大一部分,將花在5G基站的建設上。
5G時代,宏基站的RRU(射頻拉遠單元)和天線饋線“合并”,變成了AAU(有源天線單元),AAU功耗大,鐵塔幾乎都要改造電源配套,站點也密集。主要還是桿塔不滿足,涉及到物業,然后建設難度增加。
目前國內5G建設還是宏基站為主,相對比較容易。后期進入深度覆蓋,開始拼命建微基站,運營商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了。
微基站和宏基站有較大不同。微基站本身的價格沒有宏基站高,但是在城市人口密集場所,租金、入場費往往會比較貴,而且室內施工(布線、安裝)的成本也比較貴。
無論從高度、間距,還是從電源配套等角度考慮,智慧燈桿都是5G微基站的天然載體,屬于5G新基建浪潮的受益者。新基建概念提出后,智慧燈桿已上升為融合基礎設施,并成為支撐5G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的重要舉措之一。
從需求來看,根據2023年的5G基站數量規劃,5G宏站數量將翻倍。以北京為案例:在北京未來規劃中,20%的基站將利用“社會桿塔資源(含智慧桿塔)”,僅有10%采用獨立塔(即非共享塔)。
隨著5G微基站方案在智慧燈桿應用推廣成功,國內多個城市示范道路已先后落地5G智慧燈桿,將5G微基站、智慧路燈融合于一桿!有效減輕微基站場地費用壓力,并綜合加強了數字城市建設。
5G智慧燈桿產品的研發、配套和落地有諸多講究,如LED燈桿屏的安插位置、外觀、選型和設計各有不同,不同場景的智慧路燈,燈桿的高度也不一樣,所以應該配套的LED燈桿屏尺寸、型號、精度和外形也不同,同時對5G基站,光感,遠程斷電,同步,音響,環境監測,監控等功能模塊的選配也深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