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8年起,上海元件五廠、上海電子管廠和上海無線電十四廠等先后成立,上海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從無到有起步發展。
1958年到1988年,上海包括全國其他地區開始自主研發生產各種小規模集成電路,集成電路工業生產初步形成。
1988-1995年,上海先后成立上海貝嶺、上海飛利浦、上海松下等中外合資企業,但依然沒能挽回集成電路產業虧損的頹勢。
1997年上海華虹微電子有限公司與日本電氣公司(NEC)合資成立“909工程”的項目主體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建立起中國大陸第一條8英寸生產線。
2000年之后隨著國際芯片產業布局的調整,芯片制造廠商開始向國內轉移,背靠長三角腹地的上海及周邊成為首選。
2000年4月,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到2003年上半年,上海已擁有芯片代工企業11家,已建和在建的生產線18條,其中10條為8英寸生產線,占全國70%以上。這也促成了中芯國際、上海華力微電子等企業的設立與投產。
2002年2月成立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上海產業化基地。英偉達等知名企業落地。
2007年12月,中芯國際的12英寸生產線建成投產,上海進入12英寸生產線建設時代。
2010年1月,“909工程”升級項目的建設運營主體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成立,開工建設了中國大陸第一條完全由國資控股的12英寸生產線。
2016年10月,中芯國際新建12英寸項目啟動,12月總投資387億元的華力集成12英寸項目正式開工。
2018年8月,中芯國際宣布14納米工藝開始導入客戶。
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市場數據總覽
經過60多年的發展,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了集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裝備及其他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完整集成電路產業鏈,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相對最為完整,也是產業結構最均衡的城市。
根據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的數據,2020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071.33億元,同比增長21.37%。
2021年第一季度,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更是高達437億元 同比增長16.93%。
2020年上海集成電路成為進口類最大商品,達到2972.1億元,增長13.2%,占據全國八分之一左右份額。
根據半導體協會初步統計,2020年上半年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847.7億元,同比增長38%。
到2025年,浦東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銷售規模將達4000億元,集成電路企業科創板上市數量實現倍增。
其中,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全年規模預計達3690億元,同比增長20.5%;制造行業全年規模預計達2547億元,同比增長18.5%;封測行業全年規模預計達2529億元,同比增長7.6%。
國際企業在滬設立分公司
設計業的高通、博通、AMD、Nvidia、聯發科;
EDA提供商Cadence和Synopsys;
裝備巨頭AMAT、LAMresearch、ASML、TEL、KT;
晶圓代工臺積電、聯電,存儲器制造商海力士;
封測龍頭日月光、安靠等都在長三角設立研發中心或者分公司,為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上海在孵化了國內頭部本土企業的同時,也在不斷吸引國內其他優秀行業細分領域企業進入。
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芯片研發制造領域的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IC設計領域的上海貝嶺、紫光展銳,豪威科技。
截至2020年11月,上海集成電路相關上市企業達到了19家,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8家。
企業分布集中
從企業來看,上海市集成電路企業較為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心地帶。其中芯片設計和芯片制造企業均超過30家。
從企業分布地區來看,上海市集成電路企業主要集中在浦東地區,分布了57家企業,占企業數量的63%,松江區分布6家,閔行區和嘉定區分別有5家集成電路企業。中心城區分布14家企業。占比為14%。寶山區和青浦區分布數量最少。
從空間分布情況來看,形成了“一核多極”的空間分布格局。“一核”是指以浦東新區為核心,多極是指多個地區分散發展。其中芯片制造集中區為浦東新區、松江區、嘉定區為主。
上海未來將通過塑造設計、制造、裝備材料三大支柱,推動集成電路產品多樣化、差異化,引導上海的集成電路產業向2000億元大關邁進。
未來規劃與布局力求新進展
今年4月,上海率先在全國印發“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聚焦在線醫療、金融服務、展覽展示、工業互聯網等12大領域,重點打造4個“100+”(“100+”創新型企業、應用場景、品牌產品、關鍵技術),開辟數字經濟的新跑道。
未來上海將打造以張江高科技園區為核心,聯動楊浦區、嘉定區、青浦區、漕河涇開發區、松江經開區,以及金山區,形成“一核多極”的布局;
同步推進國家集成電路綜合性產業創新基地(東方芯港)、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上海化工區電子化學品專區等5個集成電路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全面構建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
下一步,上海將全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到2022年,上海將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在新智造、新消費、新服務三個方面爭取新突破新進展。
未來,上海浦東聚焦張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和臨港集成電路綜合性產業基地,將繼續打造國際領先水平的集成電路產業園。
結尾:
隨著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的高速發展,必定推動上海整體經濟水平、工業制造質量的提升,上海集成電路的崛起也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崛起的重要象征。
部分資料參考:半導體行業觀察:《淺談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第一財經:《落實“上海方案”,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鏈日趨完善》,中國發展網:《上海市浦東新區多措并舉優化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營商環境》,第一財經:《浦東發展30年,上海已成國內半導體產業高地》,澎湃新聞:《180家設計企業入駐,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還有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