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大數據成為國家層面的重要戰略資源,一個國家擁有的數據規模、活性、運用能力將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布局大數據發展關乎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大數據全面、高速的發展階段,《數據安全法》的出臺,更標志著全面構建中國信息及數據安全領域的法律框架的完善,使數據安全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國家安全的決定性要素。
大數據技術將有力地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數據”是建設數字中國的核心要素,建設數字中國需要大量的、優質的數據來支撐。一系列如智慧政府、智慧公安、智慧產業、智慧民生等智慧化的成果的整合才能催生智慧城市,一系列智慧城市的整合才能實現真正的智慧社會;其中所流動的主要媒介就是數據,數據是產生智慧的根源,擁有數據才能擁有智慧,數據是智慧社會的核心要素。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多、機構多、層級多、部門多、業務多,各地區、部門信息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各類型數據,格式紛繁多樣。
在這樣的現狀下,我們只有通過大數據技術支撐平臺把各領域、各行業方方面面的數據匯聚、融合、共享使用起來,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大數據支撐平臺”,讓數據“活起來、用起來”
這里面需要的核心技術能力,一是要能夠把每個行業分散在不同地域、區域、不同部門、不同業務系統的全部數據都匯聚到一起;二是要能夠把各行業,各種不同類別的數據融合到一起,實現數據真正的能用、好用。
數據網絡技術是構建中國特色大數據支撐平臺,賦能數據經濟發展的關鍵,是基于已經建成的復雜物理網絡之上,構造虛擬的數據傳輸網絡,實現復雜網絡環境下的可靠通訊和超大規模復雜系統的分布式協同,讓真正的數據戰略落到實處,發揮效能。
除此之外,數據網絡還能夠有效打通不同物理地域、不同裝備、不同系統之間的邊界,建立起互聯互通的能力,讓數據活起來,在各個體系間自由流動,保證超大規模分布式系統各軟、硬件及其他組件之間的可靠數據傳輸交換及高效協同,并能夠很好的衍生出“數據+行業”的結合,使數據價值得到更好的使用。
最重要的是,數據網絡能夠適應超大規模網絡環境,集群規模在復雜異構網絡環境下,可支持超過10000個節點以上,在千兆或萬兆網絡環境下,有效網絡帶寬可接近物理帶寬的100%,網絡時延在60微秒以下。
總的來說,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我國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今后我們將繼續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基于“數據網絡技術”的大數據支撐平臺,實現數據的“盤活”和“賦能”,有效解決數據開放、流通、共享的問題,形成高效分析應用數據的能力,使大數據為實現我國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