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也就是8月20日,通用汽車宣布召回7.3萬輛使用LG化學電池的雪佛蘭Bolt電動車,這是繼通用汽車在今年7月份決定召回6.9萬輛Bolt之后的擴大召回。更為讓人詫異的是,通用汽車宣布:在對修復方案感到滿意之前,他們將暫停銷售Bolt。也就是說,當下和Bolt電池相關的問題,還無法得到一個徹底的解決。
通用電動車戰略受到重大打擊
在拜登政府上臺之后,美國國內的電動車發展明顯提速。對于通用汽車來說,當前正是一個在美國持續擴張自身電動車份額的大好時機。而作為通用當前在美國最暢銷的電動車,Bolt自然需要承擔起比旗下其他車型更大的責任。從上半年的銷量情況來看,Bolt在美國市場上僅次于Model Y和Model 3,是銷量排名第三高的電動車。一旦隨著Blot暫停銷售,不僅追趕身前的Model 3短期內無望,而且其季軍的寶座很有可能被身后的福特Mustang Mach-E奪過去。而這將對通用汽車的電動化戰略產生重大的影響。
排名 車型 銷量
1 Tesla Model Y 76429
2 Tesla Model 3 51510
3 Chevrolet Bolt EV 20288
4 Ford Mustang Mach-E 12975
5 Nissan Leaf 7729
6 Audi e-tron 6884
7 Volkswagen ID.4 6230
8 Tesla Model X 6206
9 Porsche Taycan 5367
10 Tesla Model S 5155
11 Hyundai Kona Electric 4346
12 Hyundai Ioniq Electric 1022
根據通用汽車的公告,我們可以發現,LG化學向該車型提供的電池可能同時存在電池陽極撕裂和隔膜皺褶兩種生產缺陷,增加了起火的風險。在公告之前已經發生了10起Bolt電動車起火事件,通用汽車已經認定是LG化學韓國Ochang工廠的電池存在問題,這也導致了通用在高度懷疑當前電池存在缺陷的情況下繼續向市場銷售Bolt電動車。
其實這次的召回是一次擴大的召回,在今年7月,通用已經召回了6.9萬輛電動車。彼時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就已經對Bolt車主發出了警告:不要再充電后將車輛停放在家里。
而通用汽車給出的建議除了這條外,其還要求車主避免讓Bolt一整晚充電。而當時被召回的6.9萬輛電動車,在去年11月還經歷過一次由于軟件升級所需要的召回。對于Bolt車主,其用車體驗之差,已經無需更多的詞匯來描述。
在費用上,7月份的召回所需要的花費就已經高達8億美元,而這次擴大化的召回將帶來超過10億美元的花費。為了避免相關召回對通用汽車的業績還有財報產生負面影響,通用汽車在公告中告訴投資人,相關的召回費用都將由LG化學來承擔。
LG拆分上市恐受到影響
眾所周知,LG化學是全球范圍內能夠和寧德時代并駕齊驅的電池廠家。由于動力電池需求非常旺盛,之前LG化學已經將旗下的電池業務拆分,單獨成立了LGES,尋求以更高的估值來單獨上市。
本來LGES將在今年九月份的時候進行IPO,但這次通用汽車的事故,必然會對LGES的上市產生不小的影響。這其中不僅是大量的利潤需要賠付給主機廠,同時LGES的工程能力和生產質量也會受到投資人的質疑和挑戰。不過對于LGES來說,這次供給通用的電池是LG化學的袋式電池,與供應給特斯拉以及其他客戶的圓柱形電池不同,所以這次設計缺陷暫時不會波及到其他車型品牌。不過對于LG化學來說,如果無法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原因并解決相關問題,公司的上市進程將變得不那么樂觀。隨著通用公告明確所有損失將由LG化學來承擔,LG化學迎來重大跌幅,單日重挫高達11%,僅僅一天市值就蒸發了近50億美元。而負責將LG化學電池組裝成模組的LG電器周一亦下跌4.1%。
不得不提的是,更早之前,韓國現代汽車今年也有搭載LG電池的車型發生多起起火的事件,而大眾MEB平臺上的ID系列首款電動車著火,也有LG的身影。其中和韓國現代相關的召回高達8.2萬臺電動車,是全球范圍內首次對電池進行大規模更換的案例,總計費用高達1萬億韓元(8.5億美元左右)。據相關信息,LGES將承擔其中的六成費用。如果Bolt問題無法解決,LG化學以及LGSE都將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這不僅是電池相關的費用,同時也有通用無法銷售Bolt帶來的損失。從更深層次角度看,如果LGSE無法找到不斷起火的根源,那必然會讓客戶的信心不斷消磨殆盡。
無法割舍的LG化學
對于通用汽車來說,即便這次的責任完全需要由LG來承擔,通用汽車在電動車銷量上的損失所帶來的潛在影響也是巨大的。當前通用正在進行積極的轉型,而電動車作為一個主要發展方向,是投資人和公眾衡量通用汽車轉型的重要指標之一。在通用自動駕駛Cruise遲遲沒法大規模部署的情況下,電動車的銷量是否持續向好,成為支撐通用股價的重要支撐。
電動車時代,動力電池對于主機廠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電池不僅占據電動車成本的1/3,同時也貢獻了電動車絕大部分的安全事故,任何電池相關的風吹草動都足以挑動主機廠最敏感的神經。更為關鍵的是,當前動力電池產能明顯不足。這也是這次即便出現如此大的事故,通用汽車也沒有辦法將LG排除出自己的供應鏈。
對于通用來說,更為穩妥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是自研電池,然后自建電池工廠。這條路對于主機廠的挑戰比較大。從通用角度來說,對于動力電池這種核心零部件,采用過往這種和供應商簽訂合同來確保供應鏈的安全風險太大。
另外一方面,就是收購或者入股電池廠商,短期內快速獲得核心競爭力。不過在當前的環境下,具有較強體系能力的電池供應商是市場上的香餑餑。
能力的建立不是一天就可以獲得。在電池領域,特斯拉走在了全球車企的前頭。這點,值得通用還有其他所有傳統主機廠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