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網絡建設的深入,在大規模部署宏基站的同時,也需要小基站完善網絡基礎設施,才能實現5G網絡的深度覆蓋。小基站作用凸顯,不僅是5G網絡建設的補盲和補熱,同時小基站“高性能、低成本”的優勢也成為解決運營商當下5G網絡投資大的另一條出路。
8月30日,5G RAN基帶芯片和軟件專業公司比科奇(Picocom)在北京召開了媒體見面會,比科奇CEO蔣穎波博士與物聯網智庫及其他行業媒體圍繞5G小基站技術和產品進行了深度交流。會上,蔣穎波介紹了比科奇即將上市的5G小基站芯片“PC802”,以及剛剛榮獲全球小基站論壇(SCF)大獎的全新ORANIC板卡,并對5G小基站未來發展趨勢和市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5G比4G更迫切需要小基站
5G商用兩年,目前我國5G建設以快速覆蓋為主,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據工信部數據統計,截止今年6月底,我國已經建設完成5G基站96.1萬個,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城市、95%以上的縣域地區、35%的鄉鎮地區。
但是,這依然改變不了我國仍處于5G網絡建設初期階段的現實。簡單做個對比,從2014年4G建設開始,我國4G基站數量連續7年增加。2020年,全國移動通信基站數達到了931萬個,而其中4G基站總數就達到了575萬個,占到了總的移動通信基站數量的一半以上。因而,進一步實現5G網絡深度覆蓋仍舊是運營商接下來面對的重點任務。
國內5G建網以“先宏站后小站,先室外后室內”為原則,一方面取決于我國整體的5G建網節奏,另一方面,小基站的先天特性就是用于補盲和補熱。小基站并非5G時代的獨有產物,早在4G時代就已經受到運營商的高度關注,只不過隨著5G浪潮的襲來,小基站成為5G網絡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5G的先天特性決定了其覆蓋上的短板,這是受到物理定理所影響。眾所周知,5G工作頻率較高,這直接導致了5G宏基站的覆蓋半徑大幅減小,且信號穿透能力下降,使得室內無法得到有效覆蓋。這就不僅要求5G基站的數量激增,同時也需要小基站的補盲。
其次,流量需求呈指數級增長。2019年,移動通信接入流量消費已達1220億GB,比上年增長71.6%。進一步結合韓國5G用戶情況,韓國5G用戶的戶均流量消費是4G用戶的3倍以上。可見,隨著5G在消費端創新應用,以及5G與千行百業的融合創新,流量消費潛力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在所有的流量消費中,據公開數據顯示80%將發生在室內,這也為小基站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另外,運營商建設5G網絡成本壓力巨大。簡單算一筆帳,按照中國移動日前采購的5G宏基站來看,單座基站的價格大約為16萬元。如果按照5G基站數量是4G的兩倍,也就是1000萬個計算,5G宏基站的采購總投入將達到1.6萬億。而作為對比,從2012年到2020年,中國4G宏基站的投資大約僅為7000億元。
而這僅僅是設備采購所需的支出,從功耗來看,單個5G宏基站的功率大概為3500W,1000萬個基站一年的電費算下來就需要1500億元。而對比之下,三大運營商2020年總利潤加起來也僅1400億元。
更何況,此前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楊峰義曾表示,5G要達到與4G同樣的覆蓋目標,大約需要4G基站數量的3到4倍。
蔣穎波博士強調,小基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基站和宏基站是并行的關系,在移動通信網絡中與宏基站有著相同的定位和功能,可以獨立運行工作,不需要通過宏基站將數據傳出,甚至小基站還可以獨立組網運營。但是小基站卻有著部署成本低、功耗小等優勢。
比科奇解決5G小基站“先有雞和先有蛋”的問題
蔣穎波博士不斷強調5G時代算力增長的需求,在SoC領域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在不增加能耗的情況下提高算力,這也是谷歌、英偉達等巨頭不斷探索的方向。在移動通信領域也是如此,從目前市場來看,還沒有一家能做到,因而比科奇做的就是解決“先有雞和先有蛋”的問題。
比科奇成立于2018年,創始團隊多來自早年的Picochip公司,有著近20年的3G、4G、5G小基站芯片和基帶(物理層)軟件開發積累。
在本次媒體見面會上,比科奇也向媒體介紹了公司首款即將上市5G小基站芯片“PC802”。這是全球領先,也是國內唯一一款具備超強性能,可用于5G一體式和分布式/擴展式小基站的芯片。
據物聯網智庫了解,PC802采用了臺積電12nm制程工藝和RISC-V架構,支持4G\5G雙模,支持URLLC,在標準方面,支持3GPP 5GNR版本15和16,并為未來的版本演進預留處理能力,同時也支持SuB-6GHz頻段和毫米波,具有低功耗、超高性價比,并且基于自主研發擁有更優的本地化服務能力三大特點。
除此之外,比科奇還介紹了該公司全新的ORANIC板卡,該板卡在日前榮獲了SCF頒發的2021年度“小基站芯片及組件杰出創新金獎”。
ORANIC板卡集成了四顆即將上市的PC802芯片,可提供四個25G以太網SFP連接器,從而可以通過eCPRI/Open Fronthaul前傳來支持多個射頻單元(RU),支持多達32個天線。ORANIC板卡在支持5G NR物理層(PHY)的同時,也能夠運行LTE PHY。LTE是室內基站的必需功能,用來保證支持只有LTE功能的用戶終端。
比科奇的一家客戶在進行獨立的評估之后,認為ORANIC板卡可以將層一層二的功耗降低超過75%,即對應一個2T2R O-RU的O-DU處理的功耗從74瓦降低到17瓦。
此外,ORANIC板卡可大大減少邊緣所需的服務器數量,比科奇的另一家客戶估計可減少三倍,這是因為采用了專用的、經過優化的芯片來滿足對處理能力有苛刻要求的PHY(層一)的處理。這也將使分布式的RAN設備可以被布置到在目前不太可能去部署的地方,例如路邊機柜。
小基站從非主流到主流
4G是人與人之間的通信,5G則主要發揮物與物之間的通信能力。從業務場景來看,5G網絡將支持靈活化、多樣化的網絡體系架構部署,無論是在偏僻的農村郊區,還是人口密集的城市,或者是生產線繁忙的工廠以及其他更廣闊的應用場景,都將是5G大顯身手的地方。
蔣穎波博士表示,無論是小基站還是宏基站,從最終用戶來看,所感受到的5G體驗都是一樣的,但小基站靈活部署的優勢卻能帶來巨大裨益。5G小基站具備低功耗、低成本、易部署等特點,將會有效支持數字化業務的開展。
比科奇已經開始和國內許多大廠展開合作,其中包括設備廠商,也包括運營商。
設備廠商方面,比科奇主要提供芯片和板卡層面設計和產品,幫助下游廠商實現終端產品的落地。筆者從現場了解到,基于比科奇解決方案的小基站售價大概在幾千元左右,相較目前市場上動輒7、8萬左右產品可謂優勢盡顯,且完全基于國產化。
運營商方面,比科奇已經同多個運營商進行了接口對接,更進一步促進5G網絡建設深度開展。據了解,按照計劃,比科奇將在今年年底提供樣片,并在明年開始量產。從市場獲取的消息來看,這將對應運營商規模化采購小基站的步調。
另外,物聯網智庫也了解到,為進一步降低成本,在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以及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大力開展5G共建共享下,比科奇小基站方案已經能夠支持多個頻段和多家運營商,一個小基站就能滿足不同運營商的運營需求,隨著三大運營商5G投資節奏變緩,有望將運營商支出進一步降低。
寫在最后
隨著我國5G網絡建設有條不紊的進行,5G任務已經從快速覆蓋到促進應用發展,大量的業務場景將誕生。作為5G網絡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小基站有望得到運營商的青睞,迎來市場的爆發。
而對于比科奇這樣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機遇,作為一家國產化芯片的代表,其在小基站芯片和組件上的積累將起到巨大作用。據了解,比科奇總部位于杭州,在北京和英國分別建立了研發中心,目前比科奇有著百余人的研發團隊,通曉物理層芯片和軟件層,更懂得在軟硬結合中平衡取舍,擁有強大開發經驗和能力。
作者:En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