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界動態 > 為移動通信爭一先:Massive MIMO的進化三部曲

為移動通信爭一先:Massive MIMO的進化三部曲

2021-09-05
來源: 腦極體

  在圍棋中,“先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誰先落子就具有頗大的優勢,由此產生了“讓先”“執先”等概念,也引申出了“敢于爭先”這樣的成語。

  在科技產業中,也經常有一些關鍵的技術進化能帶來“爭先”的效果。18世紀后半葉,工業革命已經陸續在很多領域產生苗頭,但一直不溫不火。直到蒸汽機的發明和普及,突然為整個工業革命加速。這就是一個以技術進化,為產業爭得先機的典范。交流電之于電氣化,硅晶管之于半導體,都具有明顯的技術加速與產業爭先性質。

  而在移動通信,這個我們每日與之相伴的產業中,也有一些“落子即爭先”的代表。很多朋友有這樣的感受,在4G時代后半段網絡體驗有了明顯提升,在線觀看直播、視頻突然加速普及。這種體驗升級,延綿到5G時代的今天,逐漸成為了不可缺少的日常資源。

  在這樣的產業升級背后,有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術:Massive MIMO

  很多對移動通信有研究的朋友,都說Massive MIMO的應用和升級堪稱“封神”事件,一舉改變了4G到5G產業周期的真正價值和真實用戶體驗。

  所謂Massive MIMO,是指大規模天線陣列技術。其基本原理是極大數量增加基站中的天線數量,從而對不同的用戶形成獨立的窄波束覆蓋,基于用戶的空間隔離系統同時傳輸不同用戶的數據,從而數十倍提升系統吞吐量。可以通俗一點理解,Massive MIMO就是讓移動基站中由原先的獨唱,變成了一場大合唱。這樣傳輸給用戶的聲量更大,信息更多,甚至十倍升級了用戶的下載速度。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Massive MIMO技術始終沒有停滯不前。在4G時代率先將其引入產業化的華為,在5G時代的變遷中,在移動通信走向“雙碳”綠色的必經之路上,持續率先推動著Massive MIMO的進化。借用一些朋友的話說,Massive MIMO的“神作”不是一場電影,而是一部連續劇。

  這部劇的最新劇情,是8月30日,在華為舉辦的無線首屆媒體沙龍暨MBBF2021預溝通會上,華為無線產品線首席營銷官甘斌發表了《華為持續引領,開辟5G Massive MIMO綠色新賽道》的主題發言,馬上引發了業界的強烈關注。其原因在于,華為分享了Massive MIMO領域的下一個突破性創新方向——引領綠色5G網絡建設。

  甘斌表示:“面向雙碳目標,華為通過超大規模天線陣列的突破性創新持續引領,通過對基帶算法、天線等軟硬件創新,實現超大規模天線陣列,最大化天面利用、綠色節能和體驗覆蓋,開辟5G Massive MIMO綠色新賽道。”

  這次全新的技術升級,讓原本為提升用戶體驗,拓展站點能力而生的Massive MIMO有了全新的身份:“雙碳”時代的節能大使。

  從4G的變革者,到5G的開拓者,再到綠色節能時代的先鋒官。今天,咱們來分享這樣一個故事——關于華為推動的Massive MIMO進化三部曲。

  將Massive MIMO引入4G,為無線通信爭一先

  多天線陣列技術,其實在原理上講并不復雜,也早就在移動通信學術界有過探討。但在產業中真正落地卻非常復雜。其原因在于,Massive MIMO需要數據傳輸能力、天線工程化、軟硬件適配的綜合保證,是一道完完全全的綜合題。雖然業界都看到了它的可能性,但直到4G中期也無法將之產業化。

  直到2014年,厚積薄發的華為出手了。基于信道互易性在多天線領域的研究,華為在Massive MIMO引入4G方面完成了創新突破。當年9月,華為聯合中國移動推出了全球首臺實驗室樣機,并在一年后推出了Massive MIMO商用樣機。

  隨后,北京、上海、東京等城市分別在華為的產品賦能下開啟了Massive MIMO測試與試運行,效果非常理想。當時,Massive MIMO條件下4G網絡可以實現單載波實測速率超過650Mbps,數倍提升了運營商的頻譜資源使用效率,并且將基站信號覆蓋范圍提升了近一倍。

  與此同時,Massive MIMO還在城市環境中展現出了一種影響至今的關鍵優勢,由于Massive MIMO的天線陣列呈現出立體的信號覆蓋范圍,非常適合城市立體空間中的用戶分布,極大提升了城市用戶的移動網絡體驗。在地形復雜、干擾極多的高樓、地鐵、居民樓里能夠痛快上網,Massive MIMO功不可沒。

  而對于運營商來說,華為引領的Massive MIMO變革還有一個巨大優勢,就是其改造成本小,用戶無需更換機型,業務提升力度卻極大。并且Massive MIMO在當時被廣泛認為可以面向5G演進,將進一步節省運營商長期成本。因此,Massive MIMO在4G時代后期形成了一股移動通信的升級風潮,間接推進了移動經濟、數字化業態的到來。

  而華為也確實踐行了諾言,接下來的5G時代,Massive MIMO并未缺席。

  5G到來,與大帶寬協同出擊

  當5G到來之前,Massive MIMO已經被業界認為是必備方案。而華為又在此時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Massive MIMO僅僅是應該跟進5G;還是要在5G時代完成進化,成為5G特性的放大器?

  后來的答案,是華為選擇了后者。

  5G的核心特性是大帶寬,而Massive MIMO的多通道能力恰好可以成為5G特性的落地接口。但這個理論上的產業設想并不容易實現,需要多方面的技術積累與長期的產業實踐。

  在4G向5G的轉化期,華為在加大重點技術研發的同時,陸續推出了多種商用設備,為5G進化完成產業準備。最終,華為推動了Massive MIMO的第二次進化,大帶寬Massive MIMO成為產業現實。

  2018年,華為在MWC發布了全系列場景化Massive MIMO AAU,深度匹配5G部署的多樣化場景。為了兼容5G網絡設備中多頻段、多制式的網絡特點,華為推出的Massive MIMO產品相對于4G復雜度提升了上百倍,并且加入了AI自動駕駛網絡技術,極大程度提升了Massive MIMO設備的運維管理效率。

  隨后,華為的5G Massive MIMO在多個城市進行了落地。在產業實踐中,華為的5G Massive MIMO設備集成度更好,基站尺寸更小更輕,降低了5G網絡的更新部署成本,實現了相比4G的10倍以上體驗升級。

  2020年10月,華為與中國電信聯手完成了地鐵場景的5G室內分布式Massive MIMO技術試點,這一試點在室內數字化分布系統中引入Massive MIMO技術,有效解決室內5G的小區間干擾問題,用戶速率提升40%以上。這一創新,不僅在室內實現了千兆體驗,為商場、體育場、餐廳等場景帶來了優質的5G升級,更為場景化需求極強的5GtoB業務探明了方向。

  經過實踐,華為證明了TDD Massive MIMO是5G成功的基礎。甚至說,5G時代需要把多天線技術帶入每個頻段、每個場景,最大化釋放大帶寬的潛能。除TDD頻段外,華為也在推進FDD向Massive MIMO演進,毫米波向超大規模陣列演進,全頻段走向Massive MIMO,為5G的極致體驗打通最后一公里。

  而在5G進行時的今天,低碳綠色的社會責任逐漸成為通信產業必修課。此時華為又極具前瞻性地提出了新的問題:5G僅僅需要體驗升級嗎?Massive MIMO是否能為環境和社會貢獻更多?

  “雙碳”時代,走向綠色Massive MIMO

  可能很多身在通信產業之中的朋友,也不會想到Massive MIMO在無線通信產業的第三次升級,竟然是向著綠色節能、低環保的新方向。

  數十年來,無線通信產業都是向著“更快、更強、更高效”奔跑,似乎帶寬和速率是永遠的方向。但在“雙碳”目標明確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今天,無線通信肩頭也迎來了更多責任。從來身處時代潮汐最前沿的無線通信,似乎也應該在節能環保的大勢所趨下完成一次“爭先”。

  為此,華為推動了Massive MIMO的第三次進化:面向資源利用與節能減排需求的全新升級。

  事實上,華為一直在Massive MIMO領域推動節能減排的持續優化。但以往的方案更對是對中射頻、功放等有源部分的持續優化,使能每比特能效實現漸進式提升。而這次升級之所以能被稱為突破式進化,是因為華為通盤考慮了Massive MIMO的多重資源消耗與能源節約,推進了面向“雙碳”目標的質變式升級。

  具體而言,新的綠色Massive MIMO在資源利用上踐行了三重“最大化”:

  一、面向站點空間,推動天面利用最大化:以往,Massive MIMO的迎風面積只有0.3平方米,站點天面空間沒有被充分利用。而新型綠色版的Massive MIMO可以實現無障礙部署,充分利用空間,最大化天面資源利用率。

  二、面向能耗問題,推動綠色節能最大化。在站點最為核心的能耗問題上,新型Massive MIMO可以實現更窄的業務信道波束,進而推動基站可以配置更低的發射功率,降低基站能耗。新型綠色版Massive MIMO配置了160W的發射功率,即可達到傳統320W的覆蓋范圍。在邊緣用戶覆蓋體驗相同的前提下,新型綠色版Massive MIMO可以降低50%以上能耗。

  三、面向建站成本,推動體驗覆蓋最大化。在不增加基站發射功率的前提下,新型綠色版Massive MIMO能夠提升下行覆蓋3dB,上行覆蓋也會相應增強。以此方案,可以讓邊緣用戶平均體驗提升30%,從而可以降低基站建設數量與綜合成本。

  華為推動的新型綠色Massive MIMO,可以說是在站點、功率、體驗等多方面進行了突破式創新,既確保了運營商效益與成本優化,同時也令用戶體驗得到保證。只有這種多贏局面下,“雙碳”目標才能切實推動和發展,無線通信產業才有實際的價值進化可言。

  在媒體采訪中,甘斌解釋了華為能夠數次引領Massive MIMO進行行業升級,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首先,技術升級背后是對技術趨勢、產業方向的洞察。華為很早就看到了Massive MIMO面向未來發展的一系列必然性。諸如大帶寬、低功耗,既是無線通信的必經之路,也是Massive MIMO的確定方向。把握這一洞見,華為始終堅持早布局、早準備,進而成為了每次升級的引領者。

  其次,華為在技術上進行了多路徑的準備,確保大量關鍵技術都已就緒。否則在洞察出來之后,想法會無法與技術升級相適配。只有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始終堅持對大量基礎方向的布局與推進,才能確保華為始終走在引領者的軌跡上。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是面向客戶需求的產品創新精神。運營商客戶需要什么,華為就鉆研和準備什么。這種直接但始終不變的供需邏輯,讓華為往往能“執先”而行,為產業擔當探索者。

  在刻不容緩的雙碳時代,Massive MIMO或許將又一次成為爭先的勝負手。

  Massive MIMO的三次進化,也在某種程度上注解了“華為”精神:忠于為需求而創新,敢于為天下爭一先。




mmexport1621241704608.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整片在线 | 免费高清在线爱做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男人的天堂 | 久草视频资源在线 | 国产精品v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一区 | 欧美激情国内自拍偷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 www国产精品| 三级网站 |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 久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 | 亚洲精品一二三四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威 | 久色一区 | 黄色毛片在线 | 日韩在线播放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国产视频a区 | 亚洲性在线 |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国语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 久久影视一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一 |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 国产乱弄视频在线观看 | 92看片淫黄大片看国产片 | 天天看夜夜看 |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看视频 | 国产一级特黄一级毛片 | 91香蕉国产线观看免 | 亚洲一区二区天海翼 | 一级片在线播放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 大尺度福利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