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英偉達官宣將斥資400億美元收購軟銀手中的Arm后,在整個半導體行業引起了軒然大波。倘若英偉達成功收購Arm,意味著全球芯片行業的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因此,對于美國芯片公司英偉達收購Arm的收購案,業內外人士都相當關注。
按照英偉達方面的說法,這場天價收購案將于2022年3月份之前完成。然而,從目前的收購進程來看,不僅英偉達能否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收購交易還未可知,就連這場收購案能否順利的完成也要畫上一個問號。
雖然英偉達方面對于收購Arm一事信心滿滿也相當高調,但是從各國的監管機構以及整個半導體行業中行業巨頭的態度來看,都持有“反對”的態度。
從英偉達對于Arm的收購進展來看,受到多方阻撓的英偉達想要成功收購Arm的希望相當渺茫。至于這場收購案為何會受到多方反對,其中的原因也非常簡單。
一方面,倘若英偉達成功收購Arm,兩者強強聯手不僅會對全球半導體行業造成嚴重的影響,影響世界芯片市場的競爭格局,甚至這一影響會蔓延至其他領域;
另一方面,收購案成功完成之后,英偉達將率先掌握Arm的架構創新,最終或許會形成一家獨大的壟斷地位,嚴重影響了全球半導體領域的創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方面似乎并未放棄對于Arm的收購,這筆交易還在繼續。此前英偉達對Arm的收購報價為400億美元,已經飆升至540億美元。
同時,為了保證能夠順利收購Arm,英偉達方面也選擇了妥協。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文件資料:英偉達方面為了保證對于Arm的540億美元收購案成功獲得歐盟批準,目前已經作出初步讓步。
雖然歐盟反壟斷機構并沒有公布英偉達方面具體的讓步細節,但是根據相關消息推測英偉達的此次讓步應該是繼續保證收購Arm之后繼續保持Arm這一技術供應商的中立地位,不會形成芯片行業的架構壟斷。
一旦英偉達成功收購Arm,美國會借此繼續擴張數字霸權,而這會對科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巨大打擊。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在反對英偉達收購Arm的同時,也應該未雨綢繆,在芯片架構方面實現自主化。
在“2021中國計算機創新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公開表示,中國芯片企業應當僅僅抓住目前開源RISC-V架構興起帶來的發展機遇,努力調整公司相關的技術發展路線。
作為一種開源架構,RISC-V架構具備設計門檻低、市場前景廣闊等顯著優勢。倘若中國芯片企業能夠在RISC-V架構領域取得行業優勢,有望在CPU核心技術上掌握一定的話語權,甚至于可以改變芯片產業發展格局。屆時,自然能夠解決芯片相關架構被卡脖子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