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風起云涌,永遠不缺立Flag的廠商。這不,最近,在國內市場存在感極低的酷派放出豪言,“現在市場機會很大,我們的目標是3年內重返第一梯隊。”酷派董事長陳家俊說道。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爭奪一席之地,酷派在新團隊、新資本、新戰略三個方面做足準備。
新團隊方面,酷派從小米挖來一口氣秦濤、胡行、李宇靖和司馬云瑞四人,秦濤擔任高級副總裁,其余三人擔任副總裁,他們擁有豐富的手機行業操盤和產品打造經驗,對行業趨勢和用戶需求保持深刻洞察。
新資本方面,從去年底開始,酷派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超過21億港元,包括最近簽署8.33億港元股份認購協議,由國際知名投資機構SIG領投,陳家俊旗下宏暉投資等跟投。
新戰略方面,酷派將從渠道、供應鏈和系統創新三方面著手。渠道從業內常見的分銷渠道模式改為數字化渠道管理模式;供應鏈優先采用國產元器件,目前已實現80-90%元器件國產化;系統創新則是打造引領下一代的操作系統,“過去大概六個月,我們的Linux kernel核心分支代碼貢獻已躋身中國手機品牌TOP2。”秦濤表示。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手機市場主要由小米、OV、榮耀四家廠商把持,曾經風光無限的華為都有掉隊的風險。酷派想要在3年內重返第一梯隊,即與四巨頭比肩,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原因很簡單,其所謂的新團隊、新資本、新戰略,在手機行業內優勢并不明顯,甚至方方面面都不如小米、OV、榮耀,這還怎么競爭?
所謂的新團隊,秦濤、胡行、李宇靖和司馬云瑞都是小米中層,到了酷派能當高管,從側面證明酷派不如小米,而小米高管仍活躍在一線,他們將與曾經的領導較量,孰優孰劣一目了然。同時,OV、榮耀也已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隊,高層、中層人才一應俱全。
所謂的新資本,手握超過21億港元的酷派的確比過去資金實力更為雄厚,但放在手機行業并不起眼,小米、OV、榮耀都不差錢。以小米為例,截至今年Q2,其現金儲備高達1116億元。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可以支撐小米在研發、供應鏈、人才招聘等方方面面加大投入,進一步強化自身競爭力。
所謂的新戰略,酷派線下門店數量無法與小米、OV、榮耀相提并論,而線下門店建設非朝夕之功,追趕談何容易!同時,用戶并不關心元器件是國產的還是外國貨,而是關心性價比和產品賣點,今年5月發布的COOL 20在這兩方面的表現都乏善可陳,充其量把國產元器件當作營銷噱頭,但用戶并不買賬。
至于系統創新,在眾多第三方定制操作系統中,酷派自家的CoolOS鮮少被外界提起,用戶口碑并未建立起來。對了,小米的MIUI、OPPO的ColorOS均已瞄準萬物互聯,這才是下一代操作系統,而CoolOS連這一代操作系統都沒做好,就劍指下一代,實在過于激進,建立穩扎穩打,不要沒學會走就著急跑。
值得注意的是,5年前,酷派被樂視控股,前華為榮耀總裁劉江峰受賈躍亭之約執掌酷派,他上任后高調喊出5年重返國內第一的宏偉目標,但計劃趕不上變化,2017年8月底便離職,此時距離加入酷派僅1年。
劉江峰離開后,留下酷派這個爛攤子,要不是陳家俊背后的京基及時伸出援手,其連活著都成問題,重返國內第一更是無從談起。如今,酷派剛有點起色,又制定新的不切實際的目標,但不變的是手機行業競爭空前慘烈,中小玩家愈發被邊緣化,留給酷派們的機會已然不多。
恕我直言,我對酷派3年內重返第一梯隊持悲觀態度,難度和挑戰著實不小。在我看來,再大的雄心都要一步步落實到位,腳踏實地才是正道,酷派已好幾年沒開一場像樣的新品發布會,想要重獲大眾認可,不妨先從開新品發布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