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的概念由來已久,信息化建設的探索未曾止步。2018年,汕頭推出《汕頭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2019年,推出《汕頭市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要求積極推動5G技術與醫療健康事業融合發展,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中落地生效。
5G的賦能為“智慧醫院”的建設提供了新的可能。而反觀近年來汕頭“互聯網+醫療”建設的情況可以知道,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和疫情背景的多重驅動下,汕頭智慧醫療的建設呈現出新景象。
PDA設有病人信息列表、醫囑查詢、醫囑執行、護理文書、生命體征、輸液監控、過敏管理、標本采集、補記賬、備忘錄等模塊。通過掃描手腕帶實現患者身份核對,PDA查詢患者醫囑,并通過掃描患者腕帶及藥物標簽上相匹配的二維條碼完成醫囑核對,防止用藥錯誤的發生,并準確記錄醫囑的執行時間、執行護士等信息,客觀詳實記錄輸液過程,減少和避免輸液不良反應的發生。
護士在床旁實時錄入患者情況,將自動生成體溫單、護理記錄單、各類評估單等;護士巡視患者時,通過掃描病房二維條碼,自動生成實時的巡視記錄單,保證了分級護理巡視制度的落實。
疫情期間,如何在滿足就診需求的同時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是擺在醫院和患者面前的重要課題。互聯網醫院憑借其無接觸就醫的優勢脫穎而出,多家汕頭醫院紛紛加入上線,而多功能自助服務終端機的引入則打通了線上線下的鏈接。
正是5G賦能的其中一項具體應用。2020年10月19日,該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肖哲就利用這種形式,進行了左側大腦中動脈瘤顯微手術和顱咽管瘤顯微切除術兩臺腦部手術,并通過5G向全國直播。
智慧衛生以各地人口健康需求為導向,發布了全民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智慧家醫云、智慧婦幼云等智慧衛生產品。并通過分級預診、協同診療、線上服務和綜合管理等場景,努力實現縣域醫共體。
智慧互聯堅持創新、互聯、融合、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構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新型服務模式。產品系列涉及互聯網醫院、處方、護理、商業保險、支付等多個方面,以實現醫療與各方面的互聯。
智慧物聯以醫療互聯網接入基礎平臺為核心,應用智慧醫院物聯網技術體系和物聯網多網合一網絡架構,涵蓋患者、醫護和醫院管理三個方面,與信息系統交叉融合,促使醫療服務全流程自動化。積極探索5G智慧醫療領域創新性應用,共同推進遠程醫療、區域合作、智慧就醫、智慧物聯、人工智能與醫療信息化建設,
利用5G“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特性,實現急救車與醫院之間急救設備數據采集和實時傳輸、高清音視頻交互(救治指導)等功能。今后,在5G技術支持下的院前急救聯動系統中,從患者被抬上120急救車,急救人員接觸到患者的那一刻起,患者的基本體征數據、病情評估圖像、急癥病情記錄等都以毫秒級速度無損實時傳輸到醫院急診中心,120急救車與醫院急救團隊“零卡頓”遠程視頻通話探討、指導院前救治方案。同時,5G網絡還能高效規劃、優化急救診療流程設計,從而縮短院前呼叫至院內急救響應時間,為患者爭取更大生機。
智慧物聯在患者方面,通過醫院導航系統和共享陪護房,為患者提供了位置導航服務和便利的家屬陪護服務;在醫護方面,建立了數字病房,能讓醫護清楚的掌握患者的位置、病情、輸液情況等;在醫院管理方面,對醫院的后勤運維提供全業務流程的管理,包括IT運維管理,環境能耗管理、醫療廢物管理等,利用信息系統和傳感監測設備實現運維管理的智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