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企業安全生產可靠性,實現日常巡檢的規范化、標準化和智能化,積極探索“兩化融合”與生產運營管理的切合點,企業通過運行“智能巡檢管理系統”及時掌握設備的運行情況,并發現設備存在的缺陷,確保企業設備健康持續運行。
1 智能巡檢系統基本情況
智能巡檢系統是依靠現場檢測掃碼、終端傳輸、數據存貯分析的數字化系統平臺,將員工現場巡檢作為信息采集的基礎,運用數據庫存儲數據,按照巡檢要求進行智能調用、分析, 最終達到提高巡檢效率、保證巡檢質量的管理目的。
智能巡檢系統由巡檢硬件 PDA、網絡搭建、管理平臺和數據分析等構成,可實時上傳各崗位的巡檢內容、主要工藝參數、裝置運行情況等數據,確保裝置運行始終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有效實現一次錄入、多次調用的功能,不僅減少了崗位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增強了數據的真實性,避免出現人為因素造成的謊報、誤報、重復記錄等現象。
2 系統重要功能及作用
巡檢系統的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通過對機器設備進行預防性的檢查和巡視,查明故障原因及設備是否運行異常, 制定合理的故障處理方案,保證設備運行的可靠穩定,延長設備部件的使用時間,降低維護和檢修費用,確保設備運行的經濟性,實現設備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
2.1 巡檢指引
針對每個行業和對應巡檢要求預設巡檢路線,制定工作計劃。設置巡檢地點,安排巡檢任務。
2.2 自動下發
當巡更人員到達巡檢點時,系統檢測到訊息后,自動將任務下發至巡檢終端,提示工作人員執行巡檢任務。
2.3 實時跟蹤
實時查看工作人員所處的地理位置與人員到崗情況。支持巡檢軌跡回放,隨時掌握巡檢進度及工作執行情況。確保每天的巡檢工作按時按量完成。
2.4 離線巡檢
在無網絡的情況下也可進行巡檢,將巡檢數據保存到本地,連接網絡后自動上傳。
2.5 分析保障
巡檢管理系統對巡檢管理的考核工作是對巡檢人員、巡檢任務、隱患管理、圖像視頻、盯防考核進行嚴格、科學的統計分析,最大化協調和幫助企業管理者對巡檢活動現場、巡檢人員進行統籌掌握,從而有效保障巡檢工作的順利展開,為避免隱患、發現隱患、處理隱患提供科學、準確、可靠的數據依據。
3 主要工作流程及操作
通過巡檢點管理系統結合企業生產過程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和安全隱患處理工作,依托構建設備缺陷跟蹤管理平臺, 包括隱患信息的采集、匯總、分析、處理等動態過程,并根據隱患的來源、級別、狀態,按照責任人、責任單位系統對缺陷的整改情況進行動態跟蹤、提示、告警,直至消除隱患。
3.1 具體功能定義及操作
設備點檢制 :設備點檢制是一種以點檢為核心的設備維修管理體制,是實現設備可靠性、維護性、經濟性達到最佳化、實行全員設備維修管理(TPM)的一種綜合性基本制度。
點檢定義 :為及時發現企業生產管理和設備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使用智能化儀器設備,用人的五感(視、聽、觸、味、嗅)以及專業化工作知識和能力,依據企業特點而制定的標準化程序和方法,對生產設備等事先安裝的特定部位進行專業化、程序化、標準化的檢查巡檢,達到提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的目的,同時也為今后加強生產設備管理奠定了基礎。設備點檢為設備檢修提供了檢修計劃依據。點檢標準是點巡檢工作的重要依據和工作規范,主要有以下方面 :
(1) 崗位 :按照點檢工作的范圍劃定崗位,責任到崗。
(2) 區域 :將臨近的設備劃分到同一區域,以便進行區域化管理。
(3) DALLAS號 :每個區域對應現場一個標識牌,牌子上安裝有鈕扣。每個鈕扣有一個唯一編號,稱之為DALLAS號。點檢儀必須與 DALLAS扣接觸才能采集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
(4) 工況 :設備的運行(工作)狀況。定義了設備在何種狀況下進行數據采集。系統定義了三種工況,即運行、停運(檢修)、備用。
(5) 項目名稱 :要采集的內容,如軸向振動、外表溫度、表面清潔狀況等。
(6) 項目周期 :項目采集的周期,系統定義了以下類型 :
D :每日點檢一次 ;
D1-3 :巡檢周期,即第 1 到 3 個班次 ; W1,2,5 :每周一、二、五各檢一次 ; M01 :每月1 號檢查 ;
M01,15 :每月1 號和 15 號各檢一次
(7) 項目順序 :點檢儀提示檢查的順序,為一列不重復數字,每個區域內不可重復。
(8) 獲得方式 :亦稱點檢方法。系統定義了測量、抄表、
觀察三種方式 :
測量 :凡是通過點檢儀的傳感器直接采集的稱之為測量。抄表 :通過其他儀器或是直接查看現場儀表得到的稱之
為抄表。
觀察 :狀態描述類。通過人的感官(目測、手觸、耳聽、鼻嗅)獲得的統稱為觀察。
(9) 數據名稱 :當獲得方式為“抄表”“測量”時,數據名稱寫“溫度”“振動”“壓力”等;當獲得方式為“觀察”時,數據名稱寫“不正常”“泄漏”“損壞”等。
(10) 標準值 :當獲得方式為“抄表”“測量”時,標準值寫數據正常范圍“1~100”“<10”;當獲得方式為“觀察”時,標準值寫“正常”“無泄漏”“無損壞”等。
點檢的作用 :點檢標準化作業可以按照規定程序和企業特定的標準化工作流程,實現企業重要工作節點、設備的點檢作業管理,同時準確記錄設備運行各項參數和狀況,并依據點檢情況進行有計劃的維修工作,減少維修成本和次數,有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點檢標準化作業使員工增加了工作責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
數據下載上報 :將點檢標準按崗位傳輸到點檢儀中,該過程稱之為數據下載。將點檢儀中的數據結果回傳到電腦,將該過程稱為數據上報。
3.1 具體操作及工作流程
點檢工作同其他定期工作類似,遵循 PDCA 閉環工作流程。點檢員在工作中遵循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措施反饋(Act)規劃,以提高點檢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2.1 系統登錄
系統登錄需在集控室的點檢系統客戶端電腦上完成。在IE 地址欄中輸入登錄地址,打開登錄窗口后,在用戶代碼中輸入用戶工號,在用戶密碼中輸入密碼完成系統登錄。
3.2.2 點檢下載
按照工作管理 - 點檢管理 - 手持終端通信的菜單路徑, 通過點擊(巡)檢通信、數據下載、打開系統菜單的工作管理及手持終端(巡檢儀)通信界面,選擇要下載的崗位 ;點檢儀連接線,檢查右下角的端口狀態是否為“連接”狀態,然后打開點檢儀,根據監視窗提示信息與進度條滾動程序,完成下載工作。
3.2.3 點(巡)檢數據上報
點檢上報與下載在同一界面完成。此時無需選擇崗位。具體上報步驟如下:
連接點檢儀 USB,并檢查端口狀態是否為“連接”;
點檢儀開機 ;
點擊“點(巡)檢上報”按鈕 ;
此時監視窗提示信息,進度條滾動,直到下載完成。
3.2.4 項目統計信息
系統制定了各項條件下的項目信息統計結果,工作人員通過不同的條件設定,即從系統中得到企業需要的統計數據。
3.2.5 點(巡)檢記錄查詢
工作人員可通過系統設定的相關功能菜單,依據點(巡) 檢工作記錄的操作流程查詢。根據條件查詢的結果得到各時間階段的記錄曲線圖。
4 結 語
點巡檢系統不僅實現了對現場點的巡檢工作,以及對點巡檢情況和設備狀態進行了精準統計分析,還經過量化考核與故障預判,加強了企業生產過程管控及設備管理,降低了設備檢修維護成本。此外,點巡檢系統運行投用后,與企業推行雙險雙控、一崗一表、干部走動式管理等系列活動相輔相承,為進一步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礎,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科學管理和經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