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的通信巨頭,華為在5G領域的提前布局使其成功超越美國企業,躋身一線行列。也正是因此,華為遭到了美國一系列不平等的對待。如今,在各國的聯合“壓制”之下,華為的5G通訊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美國的煽動下,不少國家以華為的5G通訊設備影響國家通信安全為理由,將華為5G設備排除在外,甚至拆除已經建設完成的5G基站。這其中,一向標榜“中立”的瑞典,赫然在列。
瑞典禁止華為5G
作為永久中立國,2020年年底,瑞典以冠冕堂皇的“威脅國家安全”為借口,禁止本國企業采購華為的5G設備,甚至于已經購買華為5G設備的企業,也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拆除工作。
瑞典突然站隊美國,選擇將華為的5G設備排除在國家5G通信建設之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對此,除了華為自身選擇提起上訴之外,瑞典的老牌通訊巨頭愛立信,也積極采取措施阻止瑞典的這一行為。
一方面,愛立信公開指責瑞典政府的這一行為違反了市場公平與自由原則;另一方面,愛立信CEO鮑毅康直接公開表態,如果瑞典政府一意孤行,愛立信將離開瑞典。即便如此,瑞典政府依舊沒有解除對于華為5G設備的禁令。
愛立信遭到“反噬”
作為愛立信的競爭對手,華為5G設備售賣受到限制,對于愛立信而言不應該是好事情嗎?愛立信為何要對此持有反對態度?
原因當時是愛立信處于自身利益考量。一旦華為受到瑞典的不公平對待,自己就極有可能失去中國這一廣闊的市場,對于10%的營收都來自中國市場的愛立信而言,這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事實證明,瑞典將華為排除在國家5G通訊建設之外,愛立信確實遭到了“反噬”。據愛立信發布的財報數據來看:2021年第三季度,愛立信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僅為9.62億元,相較于2020年同比下降74%。
此外,在中國移動公布的設備采集名單中,通訊巨頭愛立信也一無所獲。
為求生存變相裁掉中國員工
雖然說愛立信在中國市場并未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其第三季度營收的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本土通訊設備的崛起。但是愛立信在中國市場的日子不好過卻是事實。甚至于為了求生存,目前愛立信更是變相裁掉中國員工。
今年9月份,業內就有消息稱愛立信或將裁撤整個南京研發中心,對此愛立信方面也毫不隱晦。10月19日,愛立信CEO鮑毅康透露,將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重組在華業務。對于南京研發中心的裁撤,鮑毅康表示是為了優化公司的研發結構,更好的將所有研發力量集中在5G之上。
而從愛立信南京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透露的消息來看,不少員工出現了被迫轉崗的問題。雖然轉崗到外包公司在一眾外資企業中非常常見,但是綜合來看,此次愛立信就是在變相進行裁員。無論是否“轉崗”,對于員工們而言都不是一項明智的舉動。
寫在最后
從目前愛立信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來看,無論是基于瑞典對于華為的不公平對待,還是從目前中國本土通信設備不斷崛起而言,愛立信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下滑都已經成為定局。
不知道為了挽救中國市場,今后的愛立信將采取何種自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