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鏡頭的中心偏大部分都體現在光學加工環節、機械制造環節、和裝配校正環節。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光學鏡頭中的偏心誤差。
對于光學儀器來說,其光學系統需要專業的光學設計軟件來進行設計,能夠有效地增強光學系統設計的準確性和可信度。這種類型的設計軟件分析能力極強,結合設計者的設計經驗加上光學設計軟件的輔助計算,可以使鏡頭的傳遞函數及相關像差能夠達到很理想的數據。
隨著光學設計軟件的不斷發展,設計一個優秀的光學鏡頭已經變得很普遍了,但是相應的光學加工工藝,裝調工藝還要在不斷發展。光學加工就會使光學鏡頭組中的單鏡片存在偏心誤差。
但是整個光學系統結構功能的實現是建立在鏡頭設計上,也就是要保證光學系統中各元件的光軸都與理想軸線重合。實際的設計和加工過程中,還是會引入加工誤差和裝配誤差,導致這條理想軸線(光軸)在實際的生產加工制造中是不存在的。
因此光學鏡頭必定會存在偏心誤差,而這種旋轉不對稱性還會導致光學系統產生慧差、像散、和畸變等像差。
光學鏡頭偏心誤差有一個特性就是存在性。還有一重要的一個特性就是復雜性。其主要原因就是光學透鏡加工過程帶來不確定的偏心誤差,光學鏡頭裝調過程中帶不確定的偏心誤差。
誤差產生的形式不同,整個過程不可控,對于光學鏡頭中每一片透鏡的偏心誤差對光學系統的影響大小不盡相同,所以測量光學鏡頭偏心誤差具有不確定性、復雜性和困難性。
光學系統中的各個光學元件,包括透射和反射元件的加工,通常情況下會引進一些不確定的誤差源,主要還是在定位誤差和加工技術的限制,導致了光學系統各透鏡在裝配過程中必然存在不共軸的偏差,與理想狀態的光軸的偏差量即為光學系統裝配的中心偏誤差。
根據我國制訂的GB7242-2010《透鏡中心誤差》國家標準中,規定了光學系統裝配的中心偏誤差的基本概念是在透鏡的表面頂點處,透鏡指定法線與理想基準軸的偏離量。
該標準在旋轉對稱面的各種單透鏡和膠合透鏡的偏心定義上有重要應用。光學系統基準軸的位置,是根據透鏡的具體幾何尺寸和光學系統實際的裝夾環境而決定的,所建立的基準軸可以代表實際光學系統光軸的理想直線,一般用系統曲率半徑邊緣基準面作為基準,這樣的基準一般多應用于檢測和調整中心誤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