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濟南麥迪格眼科醫院屈光手術的現場直播爆火朋友圈。人們在感慨當前醫療技術可以如此安全、透明的同時,對當前醫療信息化延伸產生的“智慧醫療”引發熱議。
從醫療信息化到“智慧醫療”
智慧醫療,是網絡信息技術與醫療行業融合的產物,是醫療信息化發展至一定階段后互聯網醫院的演變。
早在上世紀末,我國效仿國外引進醫療信息化技術,初期主要是在少數大型醫院購置計算機軟硬件,建立IT系統和數據庫,用于改進醫院管理工作流程,推動財務結算、醫療物資管理等方面的效率提升;進入21世紀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醫院購買和使用HIS等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電子病歷、自助服務等相繼出現;2010年左右,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蓬勃興起,部分醫院推出遠程手機APP掛號、APP查看報告等便利就醫服務;2014年,在阿里、騰訊互聯網巨頭的推動下,互聯網醫院誕生,尤其是在如今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動下,醫療信息化進入了“智慧醫療”時代。
智慧醫院,作為智慧醫療的一個重要分支,國家衛健委曾經明確指出過它的三大工作范圍: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面向醫院管理的“智慧管理”。在2019年3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發布《關于印發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的通知》中,明確提出“指導醫療機構科學、規范開展智慧醫院建設”。
2020年,國家明確將“新基建”作為重點戰略,進行大力推進。與此同時,“大健康”戰略也在穩步向前發展。智慧醫療作為“新基建”+“大健康”的重要構成內容,是一種科學技術平臺體系與商業模式的有機結合,是醫療信息化發展發展到當下及未來的必然趨勢。
AI+賦能下的眼科醫療服務
就整體醫療行業發展程度而言,現階段我國眼科服務醫療市場的開發程度仍然較低,但“智慧醫療”的落子卻首先選在了此處。
首先,我國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尤其是近年來,兒童青少年的近視問題日益嚴重,且低齡趨勢明顯,已成為重大社會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國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70%,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防治工作刻不容緩,有巨大的群眾基礎和行業發展前景。
其次,我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人民幣417.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人民幣1240億元。天風證券醫藥團隊研報顯示,當前眼科醫療市場,公立眼科醫院和民營眼科醫院數量和市占率差距正被不斷拉大。據衛計委數據統計,至2018年,非公立眼科醫院達到709家,公立眼科醫院減少至52家,占比分別為93%和7%。相比于公立醫院眼科,民營眼科醫院的針對性強,往往擁有更先進的醫療設備和良好的就醫環境,且有更強的改進診療技術、接軌信息時代的欲望。
第三,隨著眼科相關病癥收到的關注越來越高,人們的健康用眼意識越來越強;同時隨著網絡化信息時代的發展,當下醫療行業主要受眾人群消費方式和接收信息方式產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在青少年受眾群體相對集中的近視領域,醫療機構更傾向于選擇相對“年輕化”的溝通方式。
于是,發展前景廣闊、當下發展相對滯后且更易接受新事物受眾群體聚集的眼科服務醫療的近視醫療領域,率先成為了醫療行業“智慧醫療”的“突破口”。
麥迪格眼科醫院與“智慧醫療”
除卻“手術直播”,上述的麥迪格眼科醫院集團2019年起,自大連、濟南等城市醫院試點的“互聯網醫院”,更是眼科服務醫療行業在“智慧醫療”實踐方面的重要嘗試。
為給用戶提供更高效、便捷、準確的服務,麥迪格眼科醫院集團宜居國家相關規定,先后創辦了濟南麥迪格眼科互聯網醫院、青島麥迪格眼科互聯網醫院,與集團下屬的大連麥迪格眼科醫院等二級眼科醫療機構,共同搭建了互聯網眼科醫院遠程驗配體系,通過該遠程驗配系統,麥迪格眼科集團“面對面”檢查,數據實時同步,提高效率、改善患者體驗,實現了通過互聯網診療,解決患者異地就醫不便、各類機構標準不一、驗配方案不準確等多項問題。同時麥迪格也表示
智慧醫療一方面注重如何高效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面強調提高醫療效率、降低醫療成本——而此二者均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作為一切實施的保障。
當下,眼科醫療行業仍然處于行業高速發展的快車道,雖然眼科的醫療流程相對簡單,容易實現標準化,但越是簡單的領域中越高端的操作,才是真正形成行業技術壁壘、管理壁壘以及品牌壁壘的關鍵。
9月27日,麥迪格眼科醫院集團在濟南麥迪格產業園舉辦建司24周年暨產業園三號樓、凈化車間竣工和護理液自動化灌裝生產線安裝調試成功慶典,這也意味著麥迪格集團一直在肩負使命地負重前行,逐步實現企業愿景—”創建世界一流的眼科、視光科技企業“。
在AI+大發展的現在,麥迪格集團也將用心譜寫她新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