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將澳大利亞列到第二梯隊的第一個,應該是根據首字母排序的,其次是加拿大、再次是中國等,第二梯隊是7個國家。我們在此,以翻譯引述為準。
關于歐美國家對中國網絡力量的評估,向來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五眼聯盟為梯隊,掌控著世界情報和輿論的話語權,所以不斷對我污名化的過程中,自然帶著偏見看待我們在網絡空間獲取正當權益這件事,我們既要看到歐美輿論的不良用心,又要增強“四個自信”為我國網絡安全事業奉獻青春和力量。
根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認為,我國領導人已果斷采取行動迎接信息革命。中國起步于1990年代電子產品相對落后的位置,但具有快速增長的經濟和國外技術轉移的優勢。
報告認為,中國成為網絡強國的意圖體現在其 2015 年發布的軍事戰略和 2016 年的首個正式網絡安全戰略中。
中國有雄心勃勃的目標,即自主制造其依賴的核心互聯網技術,旨在成為世界到 2030 年成為此類技術的領導者。與美國相比,我國核心網絡防御仍然薄弱,其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的網絡彈性政策僅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
報告認為自 2000 年代初以來,中國一直在與美國及其盟國在全球網絡治理問題上展開一場較量,美國決心制裁中國科技公司以應對中國在網絡空間的惡意行為,加劇了這場較量。
報告延續了一貫的有色眼鏡看中國,認為自 2000 年代初以來,中國在國外開展了大規模網絡行動,旨在獲取知識產權、獲得政治影響力、開展國與國之間的間諜活動以及定位能力,以在未來發生沖突時產生破壞性影響。中國是二線網絡強國,但鑒于其在數字技術方面不斷增長的工業基礎,它是加入美國第一線的最佳國家。
后記:在歐美的輿論場,總是以雙重標準看待中國的發展和崛起,在他們的眼睛里歐美國家是中心,所以任何崛起的力量都被視為威脅。同樣,美國作為最大的黑客,不斷對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