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將澳大利亞列到第二梯隊的第一個,應該是根據首字母排序的,其次是加拿大、再次是中國等,按照字母排序排在中國后面的則是法國,排在法國之后的是以色列,可謂國雖小,網絡實力非常強。第二梯隊7個國家,以色列以猶太人為主體,猶太人歷來被認為是最聰明的一個群體。其科技實力、網絡實力都是非常強悍的存在,一貫吊打周邊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
以色列是最早將網絡空間視為對其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的國家之一,并于 20 多年前開始解決這一問題。
最初它認為主要威脅是對其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但這種看法已經演變為包括對其他國家重要目標的攻擊。
技術和地緣政治的變化推動了以色列國家安全系統應對網絡威脅方式的各種組織改革,這一過程在 2018 年隨著以色列國家網絡局(INCD)在總理辦公室內的正式成立而達到高潮。
該國還起草了一項正式的國家網絡戰略,其中包括政府、私營部門和學術界以及與國際伙伴之間的密切合作。這種由 INCD 領導的合作既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網絡生態系統,又在私營部門內創造了相對高水平的準備和恢復能力。
在進攻性網絡行動方面,幾乎沒有公開承認,但值得注意的攻擊包括 2008 年至 2010 年間對伊朗使用 Stuxnet 蠕蟲,以及 2020 年對伊朗港口的攻擊。
基于此類證據,看來以色列在進攻性網絡行動方面擁有完善的能力,并準備在各種情況下進行這些行動。
后記:在《ZERO DAY零日漏洞》這部網絡安全方面的紀錄片,以講述Stuxnet 蠕蟲對伊朗核設施破壞以及引發對工業控制系統的攻擊的思考、對供應鏈攻擊的思考。無論是工控、還是供應鏈攻擊,對于我們當下來說都是核心網絡防御仍然薄弱,且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的網絡彈性政策僅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對于我們來說,發展網絡彈性政策,也勢在必行的,如何發展則不在我等普通公民能操心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