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交通先行。目前,智慧交通行業已進入高速發展期。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正在與地方政府共建基于數字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體系,為城市內各類智慧出行、智慧管理和精細化城市運營賦能,打造基于數字底座的全域碳中和智慧城市。
在眾多的探索中,一個地處湖南中南的三線城市——衡陽正在實施建設車路云一體化的新型交通基礎設施,將在總里程200公里的城市道路上,覆蓋大規模自動駕駛城市公共服務車隊(自動駕駛巴士、清掃車、巡邏車、醫療車、快遞車等),打造了備受關注的智慧交通“衡陽模式”。
蘑菇車聯自動駕駛車輛在衡陽市落地測試
“當前,新基建、智慧交通項目投資是拉動投資和經濟穩增長的重要發力點。”某國有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短期來看,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擴大國內需求、增加就業崗位,有助于消除疫情沖擊帶來的產出缺口、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從長期來看,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動能轉換和經濟綠色轉型的關鍵階段,適度超前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夯實經濟長遠發展的基礎,顯著提高經濟社會運行效率,為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有專家指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是“新基建”最主要的服務對象。“‘新基建’是服務于經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其目的在于為發展經濟提供基礎。”專家認為,建設智慧城市本身就是發展經濟,發展“新基建”就是給智慧城市建設打基礎。
城市建設,交通先行。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動脈,而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構成,發展智慧交通是提高交通運輸效率、有效緩解交通壓力、降低交通事故率,進而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最佳方式。
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用以強調在“新基建”的統攬規劃下,智能汽車、智慧出行和智慧交通協同發展的重要性。
提到“智慧交通”,人們很容易聯想到自動駕駛。但“智慧交通”不止自動駕駛,還有5G、AI、云、數據大腦。
安全是自動駕駛大規模落地的難題之一。單車智能的感知能力嚴重依賴車端傳感器,而傳感器的感知范圍有局限性,不足以應對諸如“鬼探頭”之類的特殊場景。與此同時,天氣、光線等特殊原因,也會導致傳感器的感知效果受到影響,出現幽靈剎車等危險情況。
面對車端單點無法破解的這些難題,系統性的“車路云”解決方案為行業提供了新答案。該方案在單車智能的基礎上,引入路測感知,再利用V2X、5G 等無線通信技術實現“車-路-云”之間的信息交互,從而幫助自動駕駛車隊提前做好路徑規劃,實現更加穩定安全的自動駕駛。
今年3月,蘑菇車聯與衡陽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該項目總投資額近5億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項目。雙方將在智能終端、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及智慧交通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將衡陽打造成一座智慧交通創新示范城市。據悉,衡陽作為湖南省省域副中心,近年來在數字經濟、新基建、智慧交通等領域成績突出,廣受外界贊譽。
車路云一體化自動駕駛的優勢,不僅僅是解決單車智能的安全和成本難題,還承載著實現智慧交通的使命。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智慧交通已經成為中國交通發展的新方向,成為國家打造交通強國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