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Facebook宣布更名Meta,All in 元宇宙后,元宇宙的關注熱度達到新高。無論是百度指數里的「元宇宙」,還是Google Trends中的「Metaverse」,暴漲的數據證明元宇宙這個關鍵詞是當下互聯網行業的頂流。尤其是一些頂級KOL與互聯網超級巨頭近期的發言,無一不在烘托情緒。
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幾天前在個人微博上轉發了投資 KOL Shaan Puri 針對「元宇宙」概念的解讀,并表示 Shaan Puri 對元宇宙概念的解讀要比 Meta(原 Facebook)CEO 馬克·扎克伯格的「靠譜多了」,自己下一個創業將與「元宇宙」相關;騰訊 CEO 馬化騰表示公司擁有大量探索和開發元宇宙的技術和能力;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將元宇宙視為一個價值 8 萬億美元的潛在市場;網易丁磊也說對元宇宙做好了準備。
資本圈也熱鬧了起來,就在近一個月內,專注于虛擬交互的元宇宙平臺 Gather 宣布完成 5000 萬美元 B 輪融資,頂級機構紅杉資本和 Index Ventures 領投,去中心化虛擬游戲世界 The Sandbox 宣布完成 9300 萬美元融資,軟銀領投;還有知名導演張藝謀聯合創辦的元宇宙概念公司當紅齊天集團完成數億元 B 輪融資,小米戰投、建銀國際領投。還有很多百萬美元級別的元宇宙概念相關融資。
這一切看起來我們很快就能邁進元宇宙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在大部分描述中,VR和游戲被認為是元宇宙的基礎建設。但這兩項必備元素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
也許Facebook的Oculus Quest2是當下最好的 VR 設備,全球已賣出 1000 萬臺。用戶可通過佩戴 Oculus Quest 2 設備進入虛擬世界,我們以 Horizon Workrooms為例。在 Horizon 中,可將現實物品映射到虛擬空間中,如系統庫中存在現實物體模型,還將進行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 1:1 適配。得益于 Quest 2 配備的 4 顆黑白廣角攝像頭,可捕捉到現實世界中用戶的姿勢。
你在現實中的動作、講話的手勢、眉毛的跳動,都可以完全映射到虛擬空間,而在虛擬空間內的肢體接觸,在現實中也能感知。你的鍵盤、顯示器,都可以無縫映射在虛擬世界,在現實的鍵盤上打字,一樣可以在虛擬的屏幕上看到;微信、郵箱的彈窗提醒,同樣可以出現在你眼前的虛擬空間。
這被認為是當前最先進的VR 體驗,但依然還有體驗上的不足。人們暢想的是《頭號玩家》內沉浸,現在的VR遠不能滿足。那我們的VR還有多久才能擁有完美的體驗?
同樣,元宇宙的愿景是身處世界各地的朋友在同一個平臺里游戲,甚至生活。自帶經濟系統的區塊鏈GameFi游戲是最符合這個設定的游戲場景。以Axie Infinity為例,第三世界的玩家在Axie Infinity內獲得的收入完全超過自己打工的收入,從全職打工轉變為全職打金,在這樣的地區,GameFi已經成為了工作的競品。
但現在的區塊鏈也沒有做好迎接元宇宙的準備,被稱為最接近全真元宇宙的網絡「以太坊」還沒有完全解決高并發的問題,進入區塊鏈世界依然還有門檻,同時,與現在我們常見的那些燒顯卡的游戲相比,區塊鏈游戲確實不太能稱為游戲。那區塊鏈游戲還可以有哪些體驗升級?
為了讓大家更全面、更客觀地了解元宇宙,了解這一最新風口的想象空間,騰訊科技與律動 BlockBeats 聯合推出了「瘋狂元宇宙」欄目。在這個欄目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專業人士對元宇宙概念、元宇宙的公司,以及元宇宙發展與障礙的解讀與思考。
11月19日18:00-19:00,「瘋狂元宇宙」將啟動第三期欄目,主題為「元宇宙如何落地?」,邀請了哈視奇科技創始人沈浩然,以及歐科云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孫宇林做嘉賓,由律動 BlockBeats 執行主編張書豪主持。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為什么元宇宙應用落地離不開VR和游戲?」、「現在我們能參與的元宇宙有哪些?」等大家關注的問題,在「瘋狂元宇宙」的第三期欄目中都會得到解答。
騰訊科技與律動 BlockBeats 聯合舉辦的「瘋狂元宇宙」,不是對元宇宙的總結,而是元宇宙的開始,這或許是一片千萬億美金規模的市場,也許《頭號玩家》的場景,幾年后我們真的就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