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高功率連續激光器已經成為現代制造業中的通用工具,涵蓋了焊接、熔覆、表面處理、硬化、釬焊、切割、3D打印與增材制造等應用領域,為現代化工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越來越多的銅、金等高反材料加工需求,對激光焊接提出了新的需求,為了能有效應對加工高反射金屬的市場需求,高功率藍光半導體激光器研發逐漸成為國內外激光器技術競爭新焦點。
從2020年開始,聯贏激光、廣東硬科院、凱普林光電等企業、機構先后推出自主研發的藍光激光器產品,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為推進藍光激光技術高效發展,探討藍光激光未來應用趨勢,11月12日由CIOE中國光博會和深光學聯合共同舉辦的【激光行業專題技術沙龍——藍光激光器技術及市場發展】在深圳市南山區成功舉辦。廣東硬科院首席科學家扈金富博士、泰德激光副總經理陸明、凱普林光電研發總監王濤、聯贏激光工藝研發中心經理譚浩從當下藍光激光器發展趨勢以及成功產品案例,到技術應用層面的3C電子、汽車制造、動力電池等相關應用領域開展多層次、多角度分享。
此次沙龍吸引了昂納、華為、小米、京瓷、聯想、英諾、光越、大族、杰普特、創鑫、銳科、星漢、霍比特、華順、鵬城實驗室、中科院物質結構所、千里智能、清華研究院等超70名企業高管、技術總監、行業翹楚參與,以輕松愉快的氛圍探討藍光激光應用領域與技術發展趨勢。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硬科技創新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扈金富博士分享了《國內外藍光半導體激光器技術研究進程及應用》,他圍繞藍光激光技術背景與現狀,通過分析實際案例進行工藝驗證與市場應用分析。他介紹:“相比激光加工界的主流紅外激光,有色金屬對藍激光的吸收率更高,可以極大地改善加工質量和提高加工效率,正逐步地進入激光加工市場。”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成熟的藍激光芯片單點功率約5瓦,通過各種合束技術擴展功率,目前產品已經達到千瓦量級的輸出。國內外的激光廠家陸續推出高功率的工業藍光激光器,廣泛應用于鋰電池外殼、轉接片、銅襯底等應用場合。
激光加工領域的新機遇及挑戰
凱普林光電研發總監王濤從BWT產品實踐案例出發,介紹BWT產品在特殊藍光加工領域的產品系列和凱普林KW級藍光產品的技術優勢,分享了《激光加工領域的新機遇及挑戰》,他表示:“傳統鐵基材料在機械、電氣、熱、化學性能方面面臨更多挑戰,銅、鋁、鈦等有色金屬及其復合材料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新的材料和應用場景對激光焊接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戰,藍光激光器優勢逐漸凸顯。”重點分析藍光激光器在增材制造領域、激光金屬沉積(LMD)、 醫療美容領域等應用市場競爭力。以及藍光激光器發展的核心技術瓶頸及產業鏈新機遇,相較于紅外激光器芯片技術,藍光激光器芯片技術發展相對滯后,目前國內芯片技術發展相對空白。
藍光激光+光纖激光復合技術的應用優勢
深圳市聯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經理譚浩分享了《藍光激光+光纖激光復合技術的應用優勢》,借助數據案例說明藍光激光器革新高反材料加工應用優勢,解決了常規高反材料對紅外光吸收率極低、極易形成焊接飛濺和氣孔等加工難題。他表示:“藍光焊接根據功率密度的不同,焊接過程同樣分為深熔焊模式,以及熱傳導焊模式。”并通過UW藍光復合激光工藝、UW藍光擺動復合焊接工藝等工藝技術介紹,以及對轉接片焊接、極柱焊接、極耳焊接、電機焊接、銅鍍錫焊接、銅鍍鎳焊接、散熱器焊接、黃銅焊接等實際焊接案例講解,說明藍光激光器廣泛的應用市場。
隨后,泰德激光副總經理陸明、廣東硬科院首席科學家扈金富博士,凱普林光電研發總監王濤、聯贏激光工藝研發中心經理譚浩圍繞藍光激光器在加工工藝中過程遇到的問題,以及藍光激光器新應用領域方向開展進行現場討論,并與現場嘉賓進行激烈互動交流。
隨著激光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有力地推動著激光技術的飛速發展,應用端的日新月異的變化給加工設備提出了更高精度的要求。CIOE中國光博會將持續關注業界需求,定期舉辦技術專題沙龍,搭建創新交流平臺,促進行業思維碰撞,不斷推動中國光電行業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