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我市本年度5G網絡發展“成績單”。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國移動南陽分公司、中國聯通南陽分公司、中國電信南陽分公司、中國鐵塔南陽市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就我市“擴大5G網絡覆蓋面”推進落實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今日本報就發布會的部分內容進行解讀,展示我市高質量建設全國數字經濟示范城市的堅強決心和信心,勾勒數字化時代下南陽城的俏模樣。
一串數據,見證5G進程
談目標:
今年,“擴大5G網絡覆蓋面”被列為省、市重點民生實事之一。我市的目標任務是擴大5G基站新建規模,加快推進5G重點場景應用,推進“全光網南陽”全面升級,打造全省5G應用示范城市,為現代化南陽建設提供新支撐。
說進度:
截至11月10日,今年全市已完成投資3.64億元,新建5G基站2185個,5G基站累計達到5135個,實現了全市縣城以上城區、所有鄉鎮(街道)和部分重點行政村5G網絡覆蓋。
亮成績:
在今年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上,我市三項案例獲獎,分別是:
智慧中醫藥產業方面,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通過5G-IoT物聯網傳感數據分析,建立了種植端“5G-AI精細化種植”、企業端“5G藥田遠程監管”和消費者端“5G區塊鏈溯源查詢服務”。
智慧能源產業方面,中石化河南油田運用5G網絡對油氣生產進行實時數采分析、產能調控、工況診斷等智慧化生產。
智慧工業方面,杜爾氣體裝備有限公司通過5G實現“人機料法環”生產要素全連接,生產單元與云端MES(生產執行系統)之間5G高可靠無線連接,實現重載AGV自動配送、大規模焊接設備數采/工藝下發,同時各生產單元可根據不同訂單靈活移動和切換組合,大大降低產能重組時間。
看重點:
把握5G發展關鍵期,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5G基站建設進度,在12月底前完成剩余基站建設任務,持續優化鄉鎮覆蓋,推動5G網絡向農村熱點區域有序覆蓋。二是繼續落實5G網絡建設配套需求。持續開展轉供電改造工作,加大疑難站址協調力度,進一步優化網絡建設環境。三是豐富5G場景應用,積極搭建對接平臺,促進“5G+千行百業”融合發展。
5G“三問”,都是你最關心的
一問5G基站建在小區附近對咱健康有影響嗎?
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功率密度很低,不會對人群健康產生影響。輻射分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一旦電離輻射劑量大了,對人體健康確實有損傷。但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屬于非電離輻射,設置非常安全,完全不會對居民身體健康及日常生活產生任何影響。
二問5G網絡能給咱帶來啥實惠?
數字政府建設方面:依托5G網絡,實現用數據對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服務,辦一件事只用跑一趟;
醫療方面:5G網絡特有的高速率、大連接、低延時等特點能有效賦能遠程醫療、醫療影像、醫院數字化服務和醫療大數據,讓老百姓在家就能享受到全國各地醫療專家的診療服務。
教育方面:5G、VR技術和大數據的發展將帶來傳統教育方式和場所的變革,讓知識突破書本、讓學習走出課堂,實現學以致用、寓教于樂;
出行方面:5G支撐下的無人駕駛技術將我們從駕駛過程中解放,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供的零誤差導航,讓出行更加安全、輕松、放心;
三問5G對經濟發展有什么促進作用?
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已成為全社會開展技術和應用創新的共性需求,對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支撐引領作用。5G將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深度融合,進一步深入到各行各業,構筑萬物互聯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成為社會數字經濟和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引擎。
發展5G有利于提升產業鏈水平、有利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有利于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在5G網絡加持下,當前已在醫療、工業、交通、文旅、教育、農牧等重點行業進行深度探索,持續推動“5G+X”應用融合創新和試點建設,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插上“數智化”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