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未來,要么走向更加內卷,比如元宇宙,要么走向更遠,比如深空探索。顯然,當前元宇宙的熱度更熱。
1992年,當著名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雪崩》中細細描繪元宇宙的概念時,或許怎么也想不到,29年后,一場元宇宙的狂歡,席卷了全球各大企業。
按照書中描繪的場景,當你戴上耳機和目鏡的一剎那,就能進入到一個宛若真實的虛擬世界。
當互聯網發展至今,我們已經經歷了多次翻天覆地的變革。但元宇宙是會讓人們邁進更加數字化、虛擬化的新世界,創造出更大的市場空間,還是如眾多新概念一樣,在成了企業的財富密碼后,默默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仍需要時間給我們答案!
元宇宙大熱
當普通人還沒有弄明白什么是“元宇宙”的時候,高科技企業仿佛看到了未來的一道曙光,紛紛開始加緊布局。
今年5月,Facebook表示將在5年內轉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并為此直接將名字改為“元宇宙”(Meta);8月以來,日本社交巨頭GREE宣布將開展元宇宙業務、英偉達發布會上出場了十幾秒的“數字替身”、微軟在Inspire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宣布了企業元宇宙解決方案、微美全息成立“全息元宇宙事業部”……
國內企業動作頻頻,字節跳動斥巨資收購VR創業公司Pico;羅永浩也沒忍住,在微博上多次喊話,認為大多數IT公司,都是在領著世界走向元宇宙。
從某個角度來說,當前,人們生活的重心已經從線下轉移至線上。無論是會議還是交友,購物還是娛樂,很多人線上消磨的時間遠遠超過線下。在行業內人士看來,當人們對屏幕的注意力從50%過渡到90%多,就是元宇宙的開始。
元宇宙的市場十分龐大,彭博行業研究報告預計,元宇宙將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普華永道預計,元宇宙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
不過,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當前的科技水平,距離元宇宙的開啟,仍有很長的距離。因此,紫金財經小編認為,很多人誤讀了羅永浩關于元宇宙的第一次表態,他不是不看好元宇宙,而是認為當前的科技水平仍然差的很遠。
但這不影響科技公司們對元宇宙的興致勃勃,一方面原因在于對藍海市場的布局,但更大的理由,或許來自于資本市場。
二級市場上,元宇宙概念股應運而生,引發了資本的狂歡。特別是今年3月,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羅布樂思(Roblox)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將這種情緒直接引爆。無數投資者帶著對元宇宙的好奇,將與之相關的企業不斷推上漲停的道路。
11月以來,中國已有11家涉及元宇宙概念的公司,被證券交易所下發關注函或監管函。其中,既有VR公司這種相關企業,也有中文在線這種毫無關系的企業。被問得也幾乎是同一個問題:公司是否借助元宇宙概念的熱點炒作公司股價?
不怪監管機構著急。這些公司僅僅提了一句元宇宙的概念,沒有任何實質內容,股價就翻滾著往上漲。這和此前區塊鏈的情況如出一轍。
元宇宙的不同解法
在元宇宙的跑道內,國際巨頭們有著不同的解法。
為了表明對元宇宙的重視,“All in”元宇宙的Facebook直接改了名字?!澳憧梢园言钪嫦胂癯梢粋€具體化的網絡。”其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表示,“在這里,你不僅僅是瀏覽內容,而是身在其中。”
盡管是最近才引爆的概念,但Facebook2014年就收購了虛擬現實頭顯制造商Oculus,這被認為是為元宇宙打基礎。
業內人士這樣評價Facebook破釜沉舟的舉措:元宇宙是該公司“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鞏固其在下一代計算平臺的地位,并有可能改寫公司未來敘事”計劃的關鍵。
但其他企業也并沒有坐以待斃。
11月2日,微軟的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在Ignite 在線上會議上表示,微軟將探索元宇宙技術。
在微軟看來,元宇宙一個最簡單的應用在于,當人們開始電視電話會議的時候,攝像頭讓人們陷入兩難。打開攝像頭意味著你站在最前面和中間,人們會看到你的一舉一動。關閉攝像頭意味著你無法發出社交動作,很難給人全心投入到會議中的感覺。而3D頭像,則能夠投射出肢體語言,打開攝像頭造成壓力將迎刃而解。
微軟認為,沉浸式空間是微軟構建元宇宙最有用的地方。隨著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元宇宙可以幫助人們在數字環境中聚會,使用虛擬頭像/化身會讓會議更加舒適,并促進來自世界各地的創造性協作。其將是一個支持跨真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共享體驗。
在中國,騰訊、網易、字節跳動已經開始布局。早在 2020 年初,騰訊便已參投 Roblox1.5 億美元 G 輪融資,并獨家代理 Roblox 中國區產品發行。字節跳動則投資了元宇宙概念公司 " 代碼乾坤 " 并買下 Pico。而在11月,百度更是宣布將于年底在元宇宙中舉辦 Create AI 開發者大會。
同時,今年9月以來騰訊、理想汽車等公司集中申請元宇宙相關商標。截至11月9日,注冊元宇宙相關商標的企業超過550家,其中近一個月新增約420家。
不僅企業紛紛布局元宇宙賽道,一些國家的政府相關部門也積極參與其中。
今年5月,韓國發起成立了“元宇宙聯盟”,聯合現代、SK集團、LG集團等200多家韓國本土企業和組織,共同打造國家級增強現實平臺,計劃在未來向社會提供公共虛擬服務;8月,韓國財政部發布2022年預算,計劃斥資2000萬美元用于元宇宙平臺開發。
日本也發布了《關于虛擬空間行業未來可能性與課題的調查報告》,歸納總結了日本虛擬空間行業亟須解決的問題,以期能在全球虛擬空間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
在中國,地方政府也開始行動起來,浙江省經信廳組織召開了“元宇宙”產業發展座談會,把握“元宇宙”未來趨勢,搶抓機遇,開始提前戰略布局;近年來以“云計算”為發展支柱的貴州也以建設“元宇宙”為契機,計劃出臺系列政策支持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做好產業布局、發展上下相關的產業,搶占算力制高點。
新的國際競爭開始了!
元宇宙的財富密碼
在追捧者的眼中,元宇宙是當之無愧的風口。不過,元宇宙雖然備受各方關注和期待,但目前更像是一個“人造”的概念。
從技術方面來看,技術局限性是元宇宙目前發展的最大瓶頸,XR、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相應底層技術距離元宇宙落地應用的高要求仍有較大差距。元宇宙建立在數字技術基礎上的,要支持龐大的元宇宙運作,首先必須要有極其強大的算力和算法。
不過,元宇宙正處于行業發展的初級階段,這意味著這個全新的賽道或將誕生更多獨角獸和產業巨頭。因此,“科技老錢”們想要守住市場,“科技新貴”們要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都必須提前布局,甚至加碼元宇宙賽道。
無可否認的是,競爭正變得越來越激烈。
正如羅永浩所說,未來在科技行業要做的很多事,都會不可避免地走向元宇宙,不管是否愿意。
作為真實世界的延伸與拓展,元宇宙所帶來的巨大機遇和革命性作用值得期待。甚至不少人認為,一個成熟元宇宙的經濟規模會大于現實世界的經濟。
但一個尷尬的現實在于,盡管元宇宙概念相關產品尚處于概念或研發階段,但二級市場已經開始“撈金”。
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與元宇宙有關的投資者提問猛然增多。一些投資者提問:“請問貴公司有參與元宇宙相關的業務嗎?”“公司是否有元宇宙方面的技術及芯片?”“貴公司投入了多少資金在元宇宙項目上?別的公司都投入一二千萬元開發元宇宙,希望貴公司加大融資投向子公司易尚空間發展元宇宙!”
一些涉及VR技術的公司,乘著元宇宙風口開始飆漲,一些無關的企業也聲稱開始布局,借勢上漲。
從11月開始,深交所向易尚展示、力源信息、平治信息、中文在線等11家公司被密集下發關注函或監管函。
其中,與高新技術無關的中文在線的飆漲最為吊詭。
2021年10月23日,有投資者向中文在線提問:“中文在線對于元宇宙有沒戰略布局?”中文在線回復,公司已申請如中文元宇宙、IP元宇宙、17K元宇宙等商標。我們認為元宇宙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非常重視且正在研究趨勢發展,關注相關產業上下游。同時,公司可為元宇宙持續提供海量的IP、有聲產品及互動閱讀產品(如chapters,spotlight等),豐富構建虛擬世界。
隨后,投資者蜂擁而至,從10月27日開始,中文在線股價持續上漲,從每股5.43元上漲至11月12日每股最高的11.86元,漲幅超過200%。截至11月16日收盤,其股價為10.36元,仍處于高位。
也有清醒的投資者已經發現了問題。比如,在今年二月份回復提問時,某公司還是一家VR環境搭建公司,不論基礎算法或相關硬件都沒有能力出產品?,F在突然就變成了元宇宙龍頭公司,并公告某股東擬5000千萬借款去搞元宇宙。反常舉動加之連續兩天漲停,配合游資炒作股價的意圖十分明顯。
對此,監管部門已經提出,要謹防元宇宙成為一些企業的炒作噱頭,應鼓勵相關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穩步提高相關產業技術的成熟度。未來,憑借炒作概念的行為,或將被叫停。
當下,元宇宙正值風口。未來究竟是迎風而上,還是如區塊鏈一般變為一地雞毛,《紫金財經》仍將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