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聯邦公告當地時間11月22日發布的一份信息發布請求(RFI),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希望對八種新興技術的市場、供應鏈風險、政策和投資需求進行深入調研和評估。
NIST計劃根據征集反饋的信息,對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制造業物聯網(IoT)、量子計算、區塊鏈、新型先進材料、無人配送服務、3D打印等領域的現狀和未來進行改進。
《2020年美國更具生產力的新興技術經濟競爭力法案》(COMPETE)要求NIST完成一項“促進更具生產力的技術經濟的研究”,該機構計劃根據對信息請求(RFI)的響應,在2022年底之前提交該研究。
“NIST將邀請科學研究、標準、倡導、行業和非科學界的利益相關者,包括普通公眾,為創建一個具有前瞻性的方法提供投入,支持新興技術,以促進全國經濟增長和競爭力,惠及所有美國人。”《聯邦公報》上的RFI表示,NIST將按照其促進美國創新和工業競爭力的使命來編寫這份報告。
除了無人運載系統,NIST在新興技術領域發揮了推動測量科學、標準和技術本身的作用。NIST確實有自主系統方面的專業知識,在解決自主交付問題時,這些知識應該得到轉化。
關于技術發展,NIST尋求關于管轄每個地區的聯邦機構和他們合作的行業的信息,以及他們如何可以擴大經濟機會。NIST還想知道現有的標準和立法,它們是如何幫助或阻礙技術成熟的,需要哪些新的標準和立法,以及公私合作如何能起到助推作用。
在應用程序和利用方面,NIST將咨詢行業中流行的每個技術,如何加強區域美國創新中心,市場如何變化,每種技術的風險尤其在供應鏈,供應鏈風險評估,以及美國的外國競爭對手的能力的程度。
響應RFI的截止日期是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1月31日下午5點。
除了要求的報告,NIST將使用RFI的反饋來告知其研究計劃和標準活動。
NIST使用多種輸入方式向美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通報技術趨勢和私營部門正在進行的投資,該機構的一名發言人對美聯儲獨家新聞表示。這些信息幫助他們決定在哪里以及如何最好地部署他們的資源,以便給納稅人帶來最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