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Yole Development 2020年報告,醫療健康可穿戴產品的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3.47億件,將持續增長到2025年達到7.54億件,這個增長主要的驅動在醫療類穿戴市場和消費類穿戴市場。而這兩個驅動力都有共同的潛在需求發展方向,一是對于監測等級的要求提高,二是生命體征監測項目數量提高,三是追求可穿戴設備的輕便性保證長時間監測舒適性,四是一直不變的對于續航的追求。這些共同的需求驅動反映到半導體器件上,就需要其提供更高的集成度、臨床級別的檢測精度和更好的能效表現。美信(現已并入ADI)近日通過在模擬前端AFE上和PMIC上的突破,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小”的可穿戴醫療解決方案。
MAX86178:3個完整測量系統、4項生命體征測量
據Maxim Integrated (現已并入Analog Devices)工業與醫療健康事業部醫療健康產品線總經理Andrew Baker分享,全新推出的模擬前端AFE芯片MAX86178,單芯片集成了三重完整的測量系統,包括光學心電及生物阻抗;可以實現四種關鍵生命體征的測量,一是心電圖也稱ECG或EKG,二是心率即心電測量法或光學PPG測量法的心率測量,三是通過生物阻抗測量的呼吸率,四是血氧飽和度。其中ECG部分可以做到臨床等級,滿足IEC60601-2-47移動式ECG監測的醫療標準,PPG同樣可以做到臨床等級的血氧檢測,性能可以高達113dB信噪比。生物阻抗監測部分提供了靈活的測量通道設計,支持ICG、BIA/BIS、GSR/EDA監測。
Maxim之前發布的MAX86176是PPG和ECG二合一的模擬前端,而此次最新發布的MAX86178的最大亮點在于增加了生物阻抗測量功能,提高了器件集成度。此外,PPG和ECG的也有一定的改進:ECG更適合于干電極的應用,PPG在信噪比也有一定提升。據Andrew Baker分享,MAX86178相比于傳統 的分立方案,整個可穿戴設備尺寸可以做到更小,而且采集信號可以實現和光學PPG和ECG系統的時鐘完全同步。
MAX77659:創新的單電感多輸出(SIMO)技術
可穿戴設備的體積較少,因此可以部署的電池容量有限。如何盡可能地提高電源的能效是終端設計者非常關鍵的設計考量。在可穿戴醫療設備上,對于電源的EMI等能力要求則更高。電源部分的高度集成化,同樣也直接影響到可穿戴設備的整體外形尺寸。針對可穿戴設備的電源需求,Maxim推出了全新的采用單電感多輸出(SIMO)技術的PMIC——MAX77659。
據Maxim Integrated (現已并入Analog Devices)電池電源方案事業部執行總監Karthi Gopalan分享,電感通常是電源解決方案中最大的外部被動元件,MAX77659的創新點在于集成了一個開關模式的Buck Boost充電器和三個獨立可編程的Buck Boost穩壓器都共用一個電感,相比傳統方案的四個外部電感,這最大程度的縮減了解決方案的總尺寸,這些穩壓器通過90%的重載效率大大延長了電池壽命。
另一個創新點在于MAX77659提供了內部自動余量控制,通過最大限度的降低壓降來減少功率損耗以及控制熱量,提高充電效率。通常可穿戴設備為了防水防塵所以密封度很高,不利于熱量向外擴散。而溫度升高會出發標準的安全充電保護 ,導致充電效率大幅度下降。 MAX77659的自主的余量跟蹤功能,能夠在同樣的工作條件下,使快速充電產生的熱量顯著降低。通過與傳統方案的對比,MAX77659可以將充電速度提高4倍。
SIMO系列產品最早開始于2018年發布的MAX77650,此次全新推出的MAX77659除了利用自動余量控制在DC/DC 轉換器效率和電池充電算法上做出了相當大的提升。最終做到的表現是:相對于傳統的采用分立元件的方案,將BOM減少60%、充電速度提高4 倍、方案總尺寸減小50%。
###
ADI此次推出的全新BioSensor AFE和PMIC,在集成度上實現了新的突破,可以大幅減少系統解決方案尺寸,提供臨床級檢測效果并提高電池續航和充放電效率。另外我們也可以期望,在Maxim并入ADI之后,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系統級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