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工信部印發《“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發揮龍頭企業研制主體、協同主體、使用主體和示范主體作用,持續提升自主創新、產品競爭和知識產權布局能力,利用資本市場做強做優。
????“發揮龍頭企業四個主體作用,主要是通過其帶頭作用,激活數據要素流通市場,推進數據的應用,通過數字技術來形成技術創新,進而推動生產力提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一方面可以滿足龍頭企業更多的融資需求,以此來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企業要開拓新的數據市場交易模式,通過推動數據要素流通,來聚集數據,從而產生生產價值。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能發揮資金融通的功能,特別是利用市場競爭機制可以賦能更多成長性的優質企業做強做優,為更多市場主體提供直接融資功能,提供更為低廉的資金成本,讓企業開展創新方面做到無后顧之憂,實現更穩定可持續的創新發展。
????數據產業輔助企業發展,企業反哺帶動大數據產業處于高景氣度。工信部表示,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創新力強、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規劃》同時提出,鼓勵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引導龍頭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數據、算法、算力等資源,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和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支持有條件的垂直行業企業開展大數據業務剝離重組,提升專業化、規模化和市場化服務能力,加快企業發展。
????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1月30日,滬深兩市“專精特新”概念公司共有332家,主要分布在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電子、醫藥生物等行業,涉及公司家數分別為80家、44家、43家、38家。
????劉向東表示,當前我國持續推動產業政策向普惠化轉型,更加關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只是支持大型企業扶強扶優,還要更進一步強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為他們創造發展機會,而利用大數據等技術能有效要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韌性,增強開展供應鏈競爭的能力,整合大中小企業使其有效降低供應鏈的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
????他進一步分析稱,企業應抓住大數據等技術革新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推動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創新和供應鏈的持續優化,全面提升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增強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