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兩家電子企業于今日正式登陸科創板!
芯導科技
12月1日消息,交易所公告顯示,芯導科技今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為688230。芯導科技本次發行后的總股本為6000萬股,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為1500萬股,發行價格為134.81元/股,發行市盈率為112.96倍。
資料顯示,芯導科技采用Fabless 經營模式,主營業務為功率半導體的研發與銷售。眾所周知,功率半導體是對功率進行變頻、變壓、變流、功率放大及管理的半導體器件,不但實施電能的存儲、傳輸、處理和控制,保障電能安全、可靠、高效和經濟的運行,而且將能源與信息高度地集成在一起。雖然功率半導體器件在電力電子裝置中的成本占比通常僅 20%-30%,但是對設備的使用性能、過載能力、響應速度、安全性和可靠性影響極為重大,是決定其性價比的核心器件。在日常生活中,凡涉及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儲電等環節的,均離不開功率半導體。
據了解,芯導科技功率半導體產品包括功率器件和功率IC兩大類,產品應用領域主要以消費類電子為主,少部分應用于安防領域、網絡通訊領域、工業領域。具體來看,在功率器件方面,芯導科技功率器件產品主要包括瞬態電壓抑制二極管(TVS)、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FET)、肖特基勢壘二極管(SBD)等;在功率IC方面,芯導科技的功率IC產品主要為電源管理IC,具體包括單節鋰電池充電芯片、過壓保護芯片、音頻功率放大器、DC-DC類電源轉換芯片等。
(源自芯導科技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來源于功率器件和功率 IC。功率器件主要產品為TVS、MOSFET和肖特基。其中TVS產品收入占比最高,占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92%、73.99%、70.20%和65.83%。TVS產品主要為ESD保護器件,報告期內ESD保護器件收入分別為22,080.46萬元、19,475.38萬元、24,539.04萬元和16,589.87萬元,占TVS產品的收入比例分別為96.46%、94.13%、94.90%和95.67%。
據芯導科技介紹,目前公司主要產品的應用領域聚焦于以手機、TWS、平板電腦為主的消費類電子領域,并形成了多種產品系列,進入了小米通訊、TCL、傳音等品牌客戶以及華勤、聞泰、龍旗等業內知名ODM廠商的供應鏈。
在研發投入方面,芯導科技一直致力于功率半導體的自主研發和設計,擁有15項發明專利、21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36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并掌握了一種降低芯片反向漏電流的技術、深槽隔離及穿通型NPN結構技術、MOSFET的溝槽優化技術、溝槽MOS型肖特基勢壘二極管的改進技術、可連續調節占空比的環路控制技術、一種復合DC-DC電路、一種負載識別電路等核心技術。
據悉,截至2021年6月30日,芯導科技擁有研發人員49人,占公司總人數的51.58%;核心技術人員為歐新華、陳敏、符志崗,報告期內核心技術人員穩定,未發生變動。2018年-2020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462.24萬元、1839.42萬元和2357.30萬元,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為6658.95萬元,扣除股份支付后的累計研發投入為6264.59萬元。最近三年公司累計營業收入為94173.57萬元。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7.07%;最近三年扣除股份支付后的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6.65%,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第五條規定的“最近3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3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
OFweek維科網了解到,當前功率半導體的發展主要由需求驅動。隨著世界各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功率半導體也逐漸從工業控制、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汽車等領域拓展至軌道交通、新能源、智能電網、變頻家電等諸多領域。根據IHS統計,2019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400億美元,預計2019-2025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復合年均增長率4.5%。
目前,功率半導體行業內以德州儀器(TI)、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商升特半導體(Semtech Corporation)、韋爾股份、安世半導體(Nexperia)等為首。國內功率半導體行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技術實力、產品穩定性與歐美同行業公司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中高檔產品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賴進口。
同日,另一家登陸科創部的電子企業為深圳市鼎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陽科技”)。交易所公告顯示,鼎陽科技A股股票將在本所科創板上市交易。該公司A股股本為10666.67萬股,其中2326.19萬股于2021年12月1日起上市交易,證券代碼為"688112"。據悉,鼎陽科技本次公開發行后的總股本為10666.67萬股,本次公開發行的股票數量為2666.67萬股,全部為公開發行的新股。
鼎陽科技是一家研發驅動型的高新技術企業,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的開發和技術創新,研發出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數字示波器、波形與信號發生器、頻譜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等產品,具備國內先進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研發、生產和銷售能力。
當前,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其發展以現代測量原理為基礎,融合了最先進的電子測量技術、射頻微波設計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軟件技術、通信技術等技術,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的發展是多學科、多領域共同進步的結晶。鼎陽科技表示,十分注重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注重將技術成果與產業深度融合,注重將市場需求與產品深度融合。公司產品性能不斷提高,產品種類不斷豐富,促進了產業的發展,提升了國內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具體成果體現在數字示波器、波形發生器和信號發生器、頻譜分析儀和矢量網絡分析儀產品領域。
鼎陽科技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由數字示波器、波形和信號發生器、頻譜和矢量網絡分析儀三類產品構成,該三類產品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5.79%、83.74%、82.55%和82.37%。
據鼎陽科技介紹,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于中國境外地區,尤其是北美、歐洲 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報告期內,公司來自歐美地區的主營業務收入合計占比分別為65.42%、72.05%、70.27%和68.97%,這與公司以產品的高性價比為突破口,深耕歐美市場的經營戰略相契合。但筆者在其招股書中也注意到,鼎陽科技表示,美國是公司產品的主要出口地,2018年7月前,美國對公司產品實行零關稅政策。隨著貿易摩擦的升級,公司產品被陸續加征關稅,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所有出口美國的產品均被加征25%關稅。若未來我國與美國之間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可能導致公司產品的關稅進一步增加甚至存在產品出口受限的風險,這將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據招股書顯示,公司將創新研發作為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十分注重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目前公司已經形成4項底層技術及12項核心技術,并形成了公司的核心技術體系。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2345.65萬元、2742.75萬元、2886.97萬元和1476.82萬元,主要包括研發人員薪酬和物料消耗等。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同時研發人員在公司員工中的占比也較高。
如今,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已成為現代信息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是國民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必需的條件,其推動和見證了現代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是現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但國內企業在通用電子測試測量領域起步較晚,技術積累時間較短,在產品布局及技術積累上與國外優勢企業仍存在較大差距,產品結構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中高端產品市場依然被被國外優勢企業占據,比如是德科技、力科、泰克以及羅德與施瓦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