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教育部繼發布《關于組織開展“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后,近日,兩部辦公廳又發布了《關于提高高等學校網絡管理和服務質量的通知》。對運營商在高校5G建設等方面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進一步推動“5G+智慧教育”的發展。隨著三大運營商與教育產業的深度合作,我國教育產業將翻開嶄新篇章。
5G科技推動教育之變
以5G為基礎的網絡將成為智慧教育的基石,也是實現智慧校園萬物智聯,人、機、物深度融合發展的支撐和技術手段。從整體架構來看,5G通過重塑平臺層、網絡層和終端層,使應用場景得以不斷豐富,突破教育模式的邊界,實現教育和科技的融合。
各類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普及應用改變著社會和經濟形態,也在改變著教育教學。根據教育部、工信部近日聯合發出的通知,鼓勵高等學校建設校園局域網,統籌有線寬帶和無線局域網,由學校統一為教職員工和學生接入校園局域網,再由校園局域網統一接入公用通信網絡。兩部門要求高等學校會同基礎電信企業擴大5G信號在高等學校的覆蓋范圍,推動5G技術在校園的深入應用,加快部署優化5G網絡,鼓勵高校將5G等新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運營商不斷推動智慧教育建設
近年來,運營商大力推進5G+智慧教育。11月,湖北省首個5G學校——武漢經開外校正式投入使用。據施工負責人李明介紹,依托5G信息技術的校園智能系統,項目部對整個校園實行信息整合,把整個信息系統合并集中在一個平臺,保證信息共享的流暢度,將實現5G虛擬現實課程教學、視頻會議、課堂簽到等更多更強大的功能應用。
5G基站建設者——運營商們同樣承載著智慧教育之夢。今年5月,中國電信溫州分公司南站營業廳率先在溫州市開設首個“5G公益研學營”,通過集公益、教育、科技、游學為一體的研學形式,帶領孩子們走出課堂,體驗5G科技魅力拓展視野,也讓孩子們更加直觀了解網絡發展變革。武漢理工大學與中國聯通湖北分公司、云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簽署“5G智慧教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河北移動積極推動國家教育信息化發展,在“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建設中,獨家承建了河北省基礎教育在線教學資源平臺,從緊急啟動平臺建設到交付使用僅用了短短14天時間。
智慧教育的挑戰和未來
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論壇”上,國家信通院技術標準研究所產業互聯網研究部副主任臧磊指出,教育數字化轉型也面臨著不少挑戰:首先,教育數字化轉型不能只考慮成本問題,需要在提供便利、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生注意力分散、對電子方式產生依賴等問題上找到平衡點和契合點;其次,不同場景下需要的各項技術目前尚不成熟,應用成本高,未能實現規模化;最后,個人數據以及個人隱私保護的信息安全問題需要格外重視。
教育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領域,跟國家現在總體推進的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在某些特點上是一致的,且教育行業目前也呈現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特性,這個發展趨勢跟內外的動力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此外,受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呈井噴式的增長,后疫情時代,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方式,也將成為新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