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城市一直是實現人類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大量人員、商品、服務在城市中集聚、交換,創造商業繁榮,推動經濟和社會進步。歷經三次偉大的工業革命,如今,人類正在全面邁入數字化時代,新興的人工智能技術全面滲透城市運行的方方面面,并逐步重塑其產業結構和經濟體系。據估計,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為全球經濟產出增加約15.7萬億美元。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紛紛開始重視人工智能經濟與城市區域發展之間的關聯,以期實現相對均衡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今年9月,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其高級研究員馬克·穆羅(Mark Muro)和前高級分析師劉思凡(Sifan Liu)撰寫的研究報告《人工智能的地理分布:哪些城市將推動人工智能革命?》(The Geography of AI: Which Cities will Drive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報告指出,作為一項顛覆性的創新技術,人工智能可以大幅提高各經濟部門的生產力,現已成為美國創新發展的焦點。美國各州和城市都越來越重視人工智能刺激經濟增長的潛力,著手出臺各種戰略和規劃,力求抓住歷史性發展機遇。然而,從國家總體層面來看,美國人工智能經濟還只是處于起步階段,且分布相當不均衡。因此,各城市應審慎評估自身定位后再考慮具體發展方向,避免盲目、低效的資源投入。鑒于此,報告劃分了美國人工智能經濟的地理分布層級,并提出了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建議。
報告首先指出,盡管當前美國人工智能經濟正快速增長,但仍處于初級階段且涵蓋范圍有限。僅以2010年至2020年間為例,首先,聯邦政府對美國大學的研發投資總金額增長了45%,但其中分配給人工智能的僅占5%;其次,這十年間全美成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數量也僅占所有科技初創公司總數的5%,且來自該領域的專業人才需求還只占美國勞動力市場總需求的很小部分。其中,2019年的比例為0.7%,即使細分至IT門類也只有8%;此外,科技巨頭公司和大型IT公司在該領域優勢明顯,幾乎占據了產業的半壁江山,擁有很大話語權,可能導致產業發展范圍受限,有失均衡。
基于對美國城市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商業活動的發達程度、位置和集中度等相關數據的聚類分析,報告總結了美國人工智能經濟地理分布的五個層級,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路徑建議。
一、“超級明星”城市
由舊金山和圣何塞都市區組成的舊金山灣區是美國人工智能行業的“超級明星”城市集中地帶。這里既有斯坦福大學等高端學術研究中心,也有谷歌、Facebook等科技巨頭公司,以及大量的科技初創企業。相關研發和商業活動約占美國人工智能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處于資源和市場的明顯優勢地位。
報告建議,灣區的城市應當主要考慮通過兩種方式來推動區域人工智能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第一,發揮先進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系統的優勢,引領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規則和倫理規范,并提供針對算法歧視等普遍性問題的可行解決方案;第二,更多承擔起塑造美國人工智能經濟良性未來的責任,包括適時考慮將業務、投資和人才分配至美國其他地區,建立更去中心化和更具包容性的人工智能產業。
二、 “早期采用者”城市
報告用“早期采用者”來概括13個較早采用和普及人工智能的美國城市,包括紐約、波士頓、西雅圖、洛杉磯、華盛頓特區等。這些城市具有較強的人工智能研發能力和商業化實力,但人工智能經濟僅占當地經濟總量的一小部分。這些城市與灣區共同構成美國人工智能產業近三分之二的規模。
報告建議,“早期采用者”城市發展人工智能經濟的重點在于做大做強整體生態系統,特別是高端技術研發中心,同步加速研發成果的商業化轉換,并積極融入當地傳統優勢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過程,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三、“研究型”城市
報告將密歇根州安娜堡、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威斯康星州的麥迪遜、匹茲堡等21個城市歸類為“研究型”城市。其共同特點是擁有接受聯邦政府資助的人工智能科研中心,且通常歸屬于某所大學。
報告指出,這類城市發展人工智能經濟的關鍵路徑在于保持和鞏固其在研發領域的優勢地位,促進大學和企業深度合作,同時設法擴大本地的人工智能商業活動,逐步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以吸引和保留更多專業人才。
四、“潛力型”城市
報告還將亞特蘭大、休斯頓、芝加哥、底特律等87個目前尚缺乏足夠人工智能研發實力和商業活動,但具有廣闊未來發展前景的城市定義為“潛力型”城市。其潛力主體現在擁有世界財富500強公司的投資支持和約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工智能專利,可用于支撐未來人工智能經濟發展。
然而,考慮到目前的實際情況,這些城市的人工智能經濟發展戰略必須高度務實,充分評估自身優勢和不足,重點支持本地產業探索應用人工智能來提高生產效率,以實現更多經濟產出。
五、其他城市
除上述四類城市外,其余261個美國城市目前都暫未發展出像樣的人工智能經濟,也缺乏足夠的研究機構和專業人才,未來前景有限。不過,隨著美國人工智能產業的不斷壯大,這些地區也會在技術擴散的過程中有所獲益。
報告認為,鑒于人工智能技術可能會在接下來十年間引起顛覆式的數字化發展浪潮,美國在聯邦、州和城市層面都應為此做好準備。其中,制定適合各區域特點的差異化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尤為重要。即使大量統計數據和分析結果都展示了人工智能經濟與區域發展之間的相關性,但這也不意味著所有美國城市都需要成為人工智能經濟“超級明星”,而是應清晰評估自身能力和資源狀況,明確城市定位和今后發展方向,以高度務實的態度尋獲合適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鑒于目前美國人工智能經濟過度集中于東西海岸,地區發展差異較大,聯邦政府層面有必要在制定政策和行動計劃時更加注重均衡性和包容性,更廣泛地布局針對人工智能研發的聯邦投資,以支持更多地區參與探索更多樣化的人工智能經濟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