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國芯科技發布了招股意向書,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擬在科創板上市。國芯科技本次計劃募集資金6.03億元,用于投資公司的項目。
國芯科技是一家國產自主可控嵌入式 CPU 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的芯片設計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 IP 授權與芯片定制服務為實現信息安全、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邊緣計算以及網絡通信三大應用領域的芯片國產化替代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目前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IP)提供商是英國的ARM 公司。在嵌入式 CPU IP 授權領域,ARM 占據絕對領先地位。ARM 官網顯示,2018 年全球基于 ARM 授權的芯片出貨量約為 229 億顆,而2018 年中國基于 ARM 授權的芯片出貨量僅有 100 億顆,95%中國設計的 SoC 芯片都是基于 ARM 的 CPU 技術。
面對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以及較強的行業技術壁壘,國芯科技將自身定位為“致力于服務安全自主可控的國家戰略,為國家重大需求和市場需求領域客戶提供芯片及模組產品。”
作為國產嵌入式 CPU 新秀,國芯科技將產業化應用聚焦于對國產化替代需求的國家重大需求與市場需求領域客戶,具有國產化應用優勢。但形勢依然較為嚴峻,作為 ARM CPU 的競爭產品,公司在市場占有率、歷史積淀、經營規模、產品豐富性和技術水平等方面與行業龍頭企業仍存在一定差距。短期內在 ARM 的優勢領域進一步向其發起挑戰存在一定的難度。
然而國芯科技也有自己的優勢,公司成立以來采用的是Fabless(無廠化,即從事芯片的設計與銷售,但不從事生產)的經營模式,專注于集成電路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將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環節委托給專業的晶圓制造廠商、封裝測試廠商完成。在這種模式下,公司能夠集中優勢資源專注于產品的研發,同時不需要擁有大量固定資產,在資產結構上呈現了輕資產的特點。
從收入構成來看,2021年上半年公司自主芯片及模組產品實現收入0.90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的66.37%,較上年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芯片定制服務營收占比僅達到14.75%,較上年超40%的比重有較大幅度的下滑。
公司的前身國芯有限由上海科技、南京斯威特、神舟信息各出資500萬設立。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實控人鄭茳曾在1985 年至1998年任東南大學教授。目前鄭茳與一致行動人肖佐楠、匡啟直接持有公司 14.58%的股權,通過聯創投資、 矽晟投資、矽豐投資、矽芯投資、旭盛科創間接控制公司 13.79%的股權,合計控制公司 28.37%股權。
本次公開發行完成后,公司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進一步降低,將控制公司 21.28%的股權。公司上市后,實控人身家將達到1.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