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丁永平先生,芬發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自動化是真的繞不過了,哪怕你只是簡單地用機器人代替人工,一旦你享受到了它帶來的效率,就真的回不去了……如果不積極應用自動化,你就不會知道你正在失去什么!”某天晚上我正在讀李開復新作《人工智能2041》,對其中的這句話深有感觸,又恰好得知我們在蘇州新鴻基交付的一期柔性線的應用短視頻,在當天發布幾個小時后就獲點贊轉發超萬次,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我更加堅信,自動化應用下一波浪潮正在掀起!
我國制造業在2021年所經歷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反復肆虐、國際局勢錯綜復雜,一面是訂單需求量的持續不穩,時而沒有訂單,機器停擺,時而大量訂單,亟需交貨;一面是供應鏈的運行不暢,而由此帶來的生產計劃頻繁變更、流程混亂,本就處在利潤夾縫中的生產企業被倒逼向更高柔性的生產方式急速轉型。積極的一面,在雙碳目標、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市場對工業生產效率的高要求,以及國家、行業針對制造企業自動化、數字化升級和創新技術能力提升的各項政策和激勵措施,更從外部將這一趨勢進一步強化。
作為專注高端柔性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Fastems已經為諸多行業頭部企業打造了4000多條FMS柔性產線。我們的觀察是,從自動化、智能化的未來發展曲線來看,我國制造業的應用市場已突破起步階段,在勞動人口紅利優勢不再的情況下,將很快上揚至快速發展階段。而更多頭部企業的實施,會直接帶動整個產業智能化產線應用的景氣勃發,迸發出不斷積蓄向上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動能。
Fastems在中國市場深耕近10年來,我們很榮幸地陪伴和見證了諸多中國制造企業在自動化升級變革中的成長蛻變,也愈加感受到了來自民族制造力量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下的果決擔當。尤其是今年,先有國內高端數控車床設備領跑企業浙江海德曼繼2017年后再度攜手Fastems——又添加了兩條柔性產線,后有為流體控制解決方案提供商西派集團打造長度近百米的超大規模、不同機床混線定制化智能產線,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不僅僅是對產品技術的嚴苛與專注,更有布局未來、放眼世界的前瞻魄力。
今年,Fastems還迎來了一批代表性用戶項目的成功運行。例如航空工業西飛深度集成化的高端機加柔性產線,濰柴集團3條重量級(承重10噸)、大規模的自動化產線,都已全面交付并進入了測試運行階段。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在投資規模、自動化程度都將開創我國民營制造企業先河的蘇州新鴻基項目一期的交付運行,一期產線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就達成設備利用率翻倍,6小時無人化生產的亮眼表現,也讓用戶對二期中央刀具庫的上馬和實現最終24小時無人生產的目標倍感信心。年底,Fastems 中國與蘇州新鴻基聯合舉辦了柔性制造技術體驗活動,通過對產線實際運行的現場考察,以及一線實施者的經驗分享,給更多還徘徊于轉型“十字路口”的企業們以啟發,目前我們已經接到數十家企業的積極反饋。
柔性線在工業管控軟件的優勢,是用戶夯實智造的基石;自動化產線提升了設備利用率,帶來了更強更快的交付能力;數字化、透明化的生產管理又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管理和考核效率。我所自豪的是,Fastems柔性技術真正為客戶帶去了價值,顛覆了傳統制造模式,賦能其跨越式發展。
2022年,可以預見,這場制造業的巨大變革必將更加澎湃洶涌,先行動起來,才能贏得未來。從入門級產品到定制化系統,從硬件到軟件的完整解決方案,Fastems已做好準備,助力更多企業邁向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