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元宇宙為代表的新商業范式的出現,昭示著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業已進入到成熟期。這是我們看待元宇宙的正確姿勢。如果忽略了區塊鏈,而單獨談論元宇宙,甚至將元宇宙看成是一個其他新技術的結合體,那么,元宇宙就失去了「精神」。
如果我們將元宇宙之前的區塊鏈看成是一個虛無縹緲,不接地氣的存在,那么,當元宇宙出現之后,區塊鏈則真正開始進入到了真實、落地的新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們對于區塊鏈的認識將不再僅僅只是充滿了狂熱與躁動,而是開始變得客觀和理性。
然而,僅僅只是以此來判斷區塊鏈的發展徹底成熟,同樣是太過簡單和武斷的。人們對于元宇宙的爭論自不必講,區塊鏈技術的原始與稚嫩,同樣提示著我們需要以更有耐心的方式和方法來看待它們。如果以元宇宙為樣板,試圖復活區塊鏈,并以此斷定區塊鏈時代的來臨,同樣是有些言之過早的。
元宇宙略顯單薄,區塊鏈生態仍未完善
不可否認的是,元宇宙的確與區塊鏈之間有著諸多聯系,并且不同行業的玩家都開始布局元宇宙。娛樂行業、游戲行業、營銷行業,無不如此。但是,相對于人們生活的場景,當下元宇宙僅僅只是在某些零星的行業里存在,距離成為一個生態體系尚且存在一定的距離。
如果以元宇宙的火爆為例證,判斷區塊鏈生態的完善,甚至以此為例證論斷區塊鏈時代來臨的話,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縱然是元宇宙的確可以和諸多行業聯系,縱然是元宇宙可以給我們帶來諸多的想象力,但是,元宇宙依然僅僅只是一個區塊鏈的分支,它無法成為區塊鏈的代名詞。
筆者認為,未來,只有將區塊鏈與更多行業產生了深度融合,并且衍生出來了更多像元宇宙這樣的新商業范式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說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時代的來臨。當區塊鏈像互聯網這樣有人們生活的每一個流程與環節都產生了聯系,并且真正構建了一個以「區塊鏈+」為主導的新生態,我們才能說,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時代已經來臨。
新技術一片混沌,區塊鏈地位仍未確認
當互聯網時代漸行漸遠,我們看到的是諸多新技術的出現。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都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新技術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解決互聯網式商業模式的思路與方案,而且還讓我們看到了后互聯網時代的新發展機會。然而,我們同樣要看到的是,每一個技術都是一個中心,每一個技術都是一個力量場,它們并未發揮出協同、融合的集聚效應。
僅僅只是以新技術的角度來探討未來的發展,僅僅只是以單個的新技術為出發點去尋找發展突破口的做法,盡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打開新的發展新機會,但是,缺少了深度融合的新技術,并不能夠形成強強聯合的效應,而僅僅只是形成一個又一個以新技術為主導的中心。用混沌來形容當下的新技術行業一點都不為過,各自為戰,各為中心,幾乎是當下發展的常態。
如果僅僅只是以這樣一種狀態來看待和發展當下的新技術,僅僅只能說我們進入到了一個亂戰的新發展階段,并不能像互聯網那樣成為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樹立區塊鏈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是要借助區塊鏈技術將諸多新技術融合在一起。只有真正確立了區塊鏈技術的核心與主導地位,并且借助區塊鏈技術將諸多新技術融合在了一起,我們才能真正進入到區塊鏈時代。
應用需求頻出,區塊鏈仍需進化
如果僅僅只是以固定的、停滯的區塊鏈技術來滿足多樣化、海量的應用需求的話,勢必會將區塊鏈的發展帶入到死胡同里。我們需要用進化的、不斷迭代的區塊鏈技術來滿足多樣化的應用需求,才能真正將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入到區塊鏈時代。元宇宙的出現,同樣是區塊鏈不斷進化的產物。可以確認的是,如果沒有了區塊鏈的不斷進化,元宇宙是不會出現的。
早前,我將Facebook全力擁抱元宇宙看成是其長期以來布局區塊鏈的結果。正是有了早期對于區塊鏈的探索,扎克伯格才會對元宇宙如此決絕與堅定。同樣地,如果我們僅僅只是以傳統的陳舊的區塊鏈技術來應用當下的落地和應用,如果僅僅只是以中本聰時代的區塊鏈技術來探索現在的區塊鏈應用,很顯然是不行的。我們需要不斷地對區塊鏈的技術進行不斷地迭代和更新,用新的區塊鏈技術來滿足多樣化的應用需求。
當區塊鏈技術有了進化,特別是當區塊鏈的應用因技術創新有了新的突破,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才能真正不斷有新的突破。如果僅僅只是以傳統的、陳舊的區塊鏈技術來判斷支撐起區塊鏈時代的來臨的話,未免有些太過單薄了。以進化的、創新的區塊鏈技術來尋找新的應用突破口,才能真正將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結語
元宇宙的火爆其實是有著非常底層的區塊鏈邏輯的,它更多地為我們展示的是區塊鏈的發展業已進入到新周期的現實。如果僅僅只是以元宇宙的火爆來詮釋區塊鏈的成熟,甚至用元宇宙的火爆來證明業已進入到區塊鏈時代,很顯然是有些為時過早的。在我看來,距離真正進入到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時代尚有很長的距離要走。告別投機與僥幸,正確理性地看待元宇宙,并由此窺探到區塊鏈的真實狀態,而非一味地揣度,才是看待區塊鏈的正確姿勢。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戰略咨詢顧問。長期專注行業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硬核干貨。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