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10日消息(記者馬可佳) AI來了,職場人該怎么辦?2022年,這一話題已經不再是“偽命題”。
日前,萬科集團董事長郁亮在自己朋友圈推出了今年萬科總部的一位“最佳新人”獎——萬科首位數字化員工“崔筱盼”。據介紹,崔筱盼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應收賬款的催收,在“她”的催辦下預付應收逾期單核銷率達到91.44%。
AI虛擬人崔筱盼進入職場,背后的“黑科技”人工智能由小冰公司開發。小冰公司CEO李笛接受央廣網采訪時表示“崔筱盼女士,她應該是一個30多歲很干練的一個財務部的主管,我們對她的性格設定是干練的,很沉穩,她相貌的生成是由內而外的。她其實更多是存在于郵箱中或企業內部的OA系統中。我們現實生活中,有時候跟財務部的同事也沒有見過,也存在于郵箱和OA系統里。不同的是,這次跟我們互動的人變成了AI Beings(虛擬人類)。”
更多AI+機器人將涌入職場
機器人、人工智能、虛擬人類涌入職場,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在銷售、客服、設計、主播、司機、銀行、快遞、裁判等領域,作為技術方案目前已多有涉足。而其他行業也只是時間問題。
”我覺得未來一兩年、兩三年我們就會看到周圍大量人工智能出現?!崩畹驯硎尽?/p>
和李笛的判斷一致,近日,在啟明創投舉辦的CEO云端峰會上,文遠知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韓旭,梅卡曼德機器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邵天蘭,優必選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熊友軍等行業內人士對整個產業的快速繁榮發展都預期樂觀。
深圳優必選科技是一家全球人工智能和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的公司。據熊友軍介紹,公司在人工智能和服務機器人相關的專利現在已經有2600多項,集中在伺服驅動、運動控制、機器人視覺和語音交互等。目前,已累計交付了160多萬臺機器人,是中國最早實現多關節服務機器人商業化和最快達到萬件銷售規模級別的公司。
在熊友軍看來,人工智能+機器人產品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教育解決方案、智慧養老解決方案,商用機器人解決方案。比如在養老方案上,整合了機器人、可穿戴設備還有物聯網,為老人提供一些照料、陪伴,還有一些餐飲、娛樂等各種服務,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梅卡曼德機器人成立于2016年底,2018年拿到了啟明創投的融資。主要的產品是機械臂。梅卡曼德機器人創始人和CEO邵天蘭介紹,我們的機器人可以通過視覺和規劃技術,自主地把它們抓起來,包括像工業里的很多裝配、檢測等場景。
梅卡曼德機器人與初代機械臂相比,有更強的感知和規劃能力,可以處理制造業和物流中更復雜的場景。包括像工業里的很多裝配、檢測等場景。目前已經服務于上千家企業,可以取代工人做一些簡單、重復性的工作。
新冠疫情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行業機遇
據悉,全球新冠疫情和人口老齡化為AI相關產業提供了大量可進入職場的場景。
優必選的部分機器人,在深圳地區隔離期間,負責送餐、測體溫、隔離酒店的生活垃圾的轉運、每天的消殺等。
此外,比如在餐飲、酒店、銀行、商場等場景,也可利用機器人提供智能化的遞送、講解、導引、消殺等方面的服務。
文遠知行成立于美國硅谷,2017年12月落戶廣州黃埔區開發區,主要業務方向為自動駕駛,擁有有三百輛自動駕駛車隊。在廣州荔灣區疫情封控期間(2021年6月3日到6月23日),文遠知行使用純無人自動駕駛小巴,20天的時間,非運行了500趟物資,總計達102噸,包括心臟起搏器、呼吸機、抗癌藥。疫情情況下有效替代司機進行貨物傳遞。
“用機器來代替人有更大的可控性和更小的風險。這一點來說,不管是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還是機器人技術,都可以在這方面有大的發展?!?韓旭,是文遠知行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表示,疫情期間的機器人發展場景,是全球都在討論的話題,比如能否用機器人替代人類醫生接種疫苗?在美國舊金山港口等地,搬運工人十分短缺。這也是全球供應鏈普遍的問題,如果用機器人+AI替代人類,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也有很大的社會意義。
老齡化也是促進機器人+AI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除了智能硬件可以協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以外和輔助看護等工作外,在日本,小冰等公司也在開發情感陪護的AI虛擬人,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和空巢家庭帶來的情感空虛問題。
從輔助性工作開始 未來10年快速落地
“趨勢不可逆轉,未來的10年應該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在各個行業快速落地、快速繁榮的10年。不同行業的自動化、無人化趨勢正在快速地提升,這不是一種巧合,確實是技術的驅動因素,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毙苡衍姼嬖V記者。
在他看來,中國企業的優勢應該集中在四個方面。第一,中國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不僅可以快速找到客戶,還可以攤薄成本。第二,中國有非常成熟的上下游產業鏈的配套;尤其在硬件上,可以找到很好的供應商。第三,中國現在有非常聰明且勤奮的工程師團隊;每年畢業的大學生資源非常多,而且都非常聰明、勤奮。第四,中國社會氛圍非常鼓勵創新;無論是國家還是資本市場都鼓勵科技創新,能夠使整個產業快速的繁榮和發展。
對于未來10年,大家都認為AI、虛擬人、機器人等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邵天蘭預估,“機器人可應用的領域每三年翻一倍,十年會有將近十倍的增長,十年以后,機器人能干的事情大概會是今天的十倍,這個事情還會不斷加速地再增長,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摩爾定律。”
而對于AI+機器人是否會帶來職場危機,李笛則表示,在某些領域如果我們控制不當,虛擬人會加劇已有的職場內卷。但是如果我們控制得當,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讓AI輔助自己的工作,讓工作可以在得到協助的情況下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