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自改名更名“meta”,其進軍元宇宙的企圖也越發凸顯。
畢竟,“Meta”,就是“元宇宙”MetaVerse一詞的前綴。扎克伯格在改名同時,發表演講稱,“元宇宙是下一個前沿,從現在開始,我們將以元宇宙為先,而不是Facebook優先”。更名以后,Facebook在門洛帕克的全球總部門牌上的標志性大拇指的Like圖標都甚至已經被一個藍色的M的標志取代。
眾所周知,進軍元宇宙,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就是虛擬現實(VR)領域。顯然,當前的互聯網和社交平臺既不能將虛擬世界準確地投射到物理世界,也不能賦予人類在虛擬世界中的深度體驗感。VR則從技術上解決了這些問題。VR作為一種能夠使人以沉浸的方式進入和體驗人為創造的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技術,能完全創造出一個生動的虛擬世界。
既然提到VR,就順便也提一下AR。AR也即增強現實,與虛擬顯示略有不同。AR是一種能將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無縫”融合的新技術,是把原本在現實世界的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很難體驗到的實體信息(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通過電腦等科學技術進行模擬仿真后疊加應用到真實世界,被人類感官所感知,從而達到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Meta的專利頻頻圍繞AR/VR而展開。近日,荷蘭科技博客LetsGoDigital就爆料稱:Meta正在開發一款具有可旋轉/可拆卸顯示屏的高級智能手表,特點是配備了適用于AR/VR應用的三枚攝像頭。2021年6月24日,該公司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提交了49頁的申請文檔,并于2022年1月13日正式向外界公布。
文檔中描繪了兩種設備外形,第一種具有方形的屏幕。與彭博社在2021年10月分享的報道類似,即一枚具有前置攝像頭的智能手表。第二款具有圓形的表盤,但兩者功能基本相同。通過調用不同的鏡頭(比如微距、長焦、光變、廣角)和使用多個鏡頭,用戶可輕松調節相機的視野。
至于屏幕本體,其支持從腕帶上取下和互換,且有望在增強(AR)、虛擬(VR)與混合(MR)現實應用中派上特殊的用場。屏幕本體采用了磁吸固定的方式,圓形版本則支持順時針/逆時針旋轉。通過類似于三星 GalaxyWatch4Classic的可旋轉實體表圈,能夠輕松選擇不同的相機鏡頭。
功能方面,這款概念手表配備了一系列必要的傳感器,包括心率、體溫、紅外、運動、以及活動識別等傳感器。此外考慮到Meta的重社交屬性,其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將能夠在SNS上輕松分享,甚至提供了可開展音視頻通話的解決方案。
最值得一提的是,Meta曾暗示,未來的智能手表,或可作為頭顯的輸入設備。也就是說,Meta智能手表或許可能與其它VR/AR系統搭配使用——比如頭戴式顯示(HMD)裝置或智能眼鏡。如果這兩者能互相匹配,性能怎么樣先不說,倒是真的有點元宇宙的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