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產手機都喜歡說它們支持了國產手機產業鏈的發展,然而歐菲光的業績變化卻揭開了這層遮羞布,真正支持了國產手機產業鏈發展的是蘋果。
歐菲光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業績顯示營收同比下降40.47%,而凈利潤更是同比大跌九成,2021年前三季度的業績更顯示陷入虧損,導致它的業績發生重大變化的原因就在于它失去了蘋果這個客戶。
由歐菲光的業績變化可以看出,蘋果貢獻的營收只有四成多點,但是卻貢獻了超過九成的利潤;歐菲光的其他收入估計來自于國產手機,國產手機貢獻了大約六成的收入,貢獻的利潤卻微乎其微。
顯然蘋果為歐菲光貢獻的巨額利潤才是歐菲光能持續投入技術研發的關鍵,沒有了蘋果貢獻的利潤,歐菲光盈利大幅下滑,沒有了利潤又何來資金研發呢?從歐菲光的業績變化可以看出,國產手機品牌雖然可以為歐菲光這類產業鏈企業帶來不小的收入,但是帶來的利潤卻極為有限,國產手機給它們的利潤非常有限自然就無法支持產業鏈持續創新。
蘋果給手機產業鏈的支持還不止于此,早前媒體報道就指出蘋果為了支持產業鏈的創新,甚至會主動出資購買一些關鍵的設備交給產業鏈企業使用,幫助產業鏈企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要求就是產業鏈需要優先將新技術供應給蘋果。
國產手機對產業鏈的支持力度較為有限也是無奈,分析機構給出的數據指出蘋果占全球手機市場的利潤份額超過六成,三星則占有大約17%的份額,兩者合計占全球手機市場的利潤份額超過八成,剩下的兩成多才由中國手機取得,國產手機所取得的利潤較為有限自然也無法給予產業鏈太大的支持。
目前來說國產手機品牌在海內外市場都主要靠中低端手機搶占市場,國產第一大手機品牌小米公布的2021年Q3業績顯示手機均價僅為1088元(手機收入人民幣478億元,出貨量4390萬臺),業界都清楚中低端手機的利潤相當有限,這與蘋果手機均價高達4000元以上相比差距甚遠。
面對蘋果給予手機產業鏈的豐厚利潤,眾多手機產業鏈企業都優先服務于蘋果,全球手機產業鏈實力最強的三星也是全球第一大手機品牌,三星也積極尋求將自己的諸多元件供應給蘋果,其中的OLED面板更因為一度成為蘋果唯一供應商而成為三星的第二大利潤來源,中國最大的面板企業京東方從2017年量產OLED面板以來每年都尋求成為蘋果的供應商,京東方到了去年底終于如愿以償。
國產手機無法給予國產手機產業鏈更多的利潤支持以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由于國產手機產業鏈無法獲得足夠的利潤就無法持續創新,導致它們的技術水平落后于海外,而海外手機產業鏈卻優先供應給蘋果和三星,導致國產手機在創新方面落后于蘋果和三星,自然就難以在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和三星競爭,利潤終究難以提升。
面對國產手機產業鏈的現實,顯示出國產手機產業鏈獲取利潤主要還是要靠蘋果,國產手機真正能支持國產手機產業鏈恐怕還需要等待它們的實力進一步增長,在高端手機市場奪取更多市場獲取利潤才能有足夠的利潤分給產業鏈,支持產業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