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面臨數字社會對算力不斷增長的需求,AMD制定了明確的產品戰略,面向三大市場貢獻技術推動力:一是大規模云服務;二是企業級應用市場;三是HPC高性能運算。在產品層面,AMD在2017年推出了全新架構的、第一代Zen架構處理器,采用14nm制造。2019年,AMD推出了Zen 2架構的產品“羅馬”(Rome),采用7nm工藝制造,單顆CPU集成了64個內核,實現了算力翻倍,重新定義了數據中心的標準。
“在此之前,不管是數據中心,還是企業私有云、混合云,算力被認為存在天花板,所有業務部門、應用部門的處理能力被算力限制。等到羅馬面世后,同樣的功耗和空間,客戶體驗到了1倍的算力增長。這就立刻打開了市場。”周俊杰表示,此前大部分HPC和云計算使用雙CPU服務器,未來單顆CPU服務器可能會形成潮流,改變用戶的服務器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云CVM云服務器產品負責人劉潔欣在會上指出,騰訊云采用AMD EPYC羅馬處理器自主研發的第二代AMD云服務器星星海SA2,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大規模部署在業務核心集群中,近兩年來穩定承載了春節、618、雙11等場景的頂級流量,已成為眾多客戶上云的首選產品,也是中國公有云市場的一款明星云服務器產品。
今年,AMD上市了Zen 3架構的產品“米蘭”(Milan)。周俊杰介紹了米蘭處理器的四大優勢:基于全新的邏輯設計,單核性能再度提升19%,最高頻率可達4.1GHz;多核(64核)性能繼續增強;支持6通道內存,并向前兼容羅馬處理器,可平滑升級;高等級的數據保護能力,為客戶提供安全保障。
據周俊杰透露,AMD EPYC 獲得了220多項世界紀錄。“AMD未來的Zen4架構處理器已經在研發過程中,將在行業首次采用5nm工藝制造。我相信到時將再一次顛覆業界的認知,打開算力的天花板,讓所有的業務、應用體驗再上一個臺階。”
1月17日電,今年開始伺服器晶片市場再傳價格上漲消息,據科技媒體tom’shardware報導,依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臺積電伺服器客戶之一的AMD傳出EPYC數據中心處理器的價格提高10%至30%,AMD雖然不愿意對客戶價格評論,不過系統廠如全球第二大伺服器供應商浪潮已證實并接受相關價格調升。
目前,AMD的主力EPYC處理器是基于Zen3架構的Milan(EPYC 7xx3),按計劃,應該很快3D緩存版Milan-X也要上了。憑借著Zen3架構的優勢以及64核128線程的暴力規格,上市以來已經贏得大量數據中心、云服務、互聯網巨頭等青睞。
研報認為AMD漲價的原因是制造成本上升,設計晶圓代工、材料、運輸等諸多環節。
至于Intel那邊,由于是自產自銷,相對游刃有余。雖然瑞穗了解到,Intel Ice Lake服務器處理器的產能增加了50%,但壞消息是新一代至強可擴展家族Sapphire Rapids延期了,需要等到今年三季度。
Sapphire Rapids基于Intel 7(10nm)工藝,采用EMIB多芯片互聯,據說單路最大可做到48核的規模。
代號為「Milan」的AMD EPYC 7003系列處理器,效能極佳,在數據中心的per-watt表現居冠。Milan核心數較多,能提高數據中心服務器的效能,并降低營運成本,客戶因而愿意花費更高價格。
AMD芯片委外生產,光刻(晶圓)和封裝測試的價格飛漲,對EPYC的影響遠勝AMD其他芯片。EPYC采多芯片設計,單一芯片組里最多有9個晶粒,有鑒于供應鏈每個環節的制造成本均增,AMD漲價或許是要把成本壓力轉嫁給客戶,而非要提高毛利。
英特爾(Intel)CEO基爾辛格(Pat Gelsinger)認為,該公司的新一代數據中心處理器Sapphire Rapids,將可扳回一城,與AMD的EPYC直接較量。但是浪潮系統Dolly Wu預測,AMD的第三代EPYC處理器Milan和第四代EPYCGenoa,表現會繼續撂倒英特爾,AMD能維持在數據中心的「爆炸性成長」(explosive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