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汽車機器人這個詞,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不就是變形金剛”嗎?后來又一想,不對,變形金剛是汽車人,那汽車機器人是汽車人更高階版本?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的。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新”品牌——集度。
1.“集度”名稱由AI而起
集度這兩個,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它是由百度集團發起,聯合吉利集團投資成立的汽車機器人創業公司。該公司于2021年3月正式成立,致力于自動駕駛、人機交互科技的工程研發和商業化普及,打造擁有情感和智慧的汽車機器人。把上面這段話翻譯一下就是,造車!而且是智能車!雖然集度強調打造的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智能電動汽車,但是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為其實就是一回事,只是換了種說法。
而“集度”這個名字便是由百度AI來起的,這跟很多造車企業就有了一定差別。據了解,百度用AI算法先后為造車公司起了100多個名字,經過多輪篩選后,最終將名稱確定為“集度”,意為“集百度AI能力之大成”,也就是說,百度在AI領域的技術積累將成為集度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就在1月19日,集度正式發布了為汽車機器人量身打造的品牌視覺體系,包含業界首個汽車機器人品牌標志“Pixel-J”、色彩以及字體,并且公布了其汽車機器人概念車的部分產品設計樣式。
集度品牌logo是將“像素”這一概念與字母“J”相結合,像素指的是由一個數字序列表示的圖像中的一個最小單位,有點類似于好萊塢電影《黑客帝國》里那些綠色一直在變化的符號,詮釋的是一個全新的數字世界。
品牌色彩上,集度采用了紫色為主視覺顏色,跟品牌名稱一樣,由AI自己定義的色系。對于這一點,集度官方也作出了闡述。電是AI運行的基礎,通過對無數物理實驗進行綜合分析,AI發現液氦在極限低壓實驗中進入電離態時,會逐漸呈現藍紫光色彩,所以AI選擇了“集度AI紫(JIDU AI-Purple)”作為品牌色彩,它既是現實的視覺,也是AI的底色。
集度CEO夏一平說,與AI共生共進,貫穿于集度所有行動之中,集度的產品與品牌形象設計也是一個和AI共創的過程。整個發布會看下來的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AI、像素、設計,總之頗有點科幻的感覺,這也是集度自2021年3月成立以來,首次公開設計相關內容。
此外,集度以“像素”理念為基礎,為汽車機器人打造了一套專屬“語言”——ROBO Font。ROBO Font讓像素方塊頻繁出現增加了屏幕的閃爍感,在靜態中展示了一種“顯示加載中”的動態,成為汽車機器人獨有的文字。
2.集度汽車機器人由AI技術加持
除品牌logo、色彩、字體之外,集度還公布了汽車機器人概念車的部分外觀和內飾設計細節。該概念車將于4月正式亮相北京車展,量產版汽車機器人的外觀將與概念車90%一致,并且將在2023年上市交付。據了解,作為集度汽車研發的第一款車,該車量產版售價將在20萬元起步。
據了解,集度汽車機器人具備三大特點:第一,擁有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即高度自動駕駛,能夠實現駕駛全程無需駕駛員任何操作,解放雙手和雙腳,在高速、城市開放道路中提供自動駕駛功能;第二,人車交互及語音語義精準識別,讓車與人“自然交流”,對用戶需求快速作出應對;第三,根據用戶使用習慣進行自我學習和迭代,不斷優化自動駕駛及智能座艙體驗。這在去年12舉辦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被百度李彥宏總結為“自由移動、自然交流、自我成長”三大理念。
實際上,要在功能上體現出這三大核心理念,背后是AI技術的加持。
百度在AI領域的技術積累眾人皆知,這也是集度的核心競爭力。在自動駕駛方面,百度Apollo是國內在自動駕駛領域在產品、技術、路測上積累最多的系統之一,目前已經推出了ANP領航輔助駕駛系統、AVP代客泊車系統以及自動駕駛計算平臺ACU等。
同時,百度還擁有小度車載OS、AR導航、車載智能后視鏡“度小鏡”、高精地圖等車載產品為汽車機器人提供支持。截至目前,百度AI專利數達到1.3萬件,智能駕駛專利數 3400 件,累計自動駕駛測試里程達 2100 萬公里,為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專利質量以及全球深度學習領域專利申請量的翹楚。
在百度AI技術的支持之外,集度還先后與大陸集團、禾賽科技、高通技術公司、英偉達NVIDIA展開合作。集度與大陸集團在智能電動車、智能網聯與自動化駕駛等領域展開合作,在智能生態供應鏈上進行推進;與3D傳感器(激光雷達)制造商—禾賽科技則是深度合作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智能駕駛系統;與高通技術公司合作智能數字座艙系統,該系統基于高通技術公司第4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8295,搭載集度和百度攜手開發的下一代智艙系統及軟件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集度首款車型也將是國內首款采用第4代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的量產車型。
此外,集度智能駕駛系統由百度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及NVIDIA DRIVE Orin提供硬件和算力,軟件和算法由集度、百度共同開發。NVIDIA DRIVE Orin專為軟件定義汽車設計,可通過 OTA 軟件更新實現自動駕駛能力在汽車全生命周期內的持續升級。
它可實現 254 TOPS 的運算性能,能夠為自動駕駛功能、置信視圖、數字集群、車載信息娛樂以及乘客與 AI 的交互提供算力支持。
3.集度SIMUCar(模擬樣車)已經過智能駕駛測試
在去年12月,集度官方公布的一段視頻中,SIMUCar在全長25公里的測試路線上,完整測試了紅綠燈識別、直行、右轉、有保護左轉、通過丁字路口以及上下匝道等自動駕駛場景。
該測試歷時40分鐘,途徑39個城市道路路口、55個人行橫道、30個紅綠燈,在13公里的城市道路和12公里高速道路上,實現了4次左轉、5次右轉和4次上下閘道,跑通了全部自動駕駛場景。
集度智能駕駛負責人王偉寶表示,集度SIMUCar承載Apollo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使用百度Apollo的全棧能力,還針對集度的產品定義需求進行定制化設計研發。
寫在最后:從成立到第一輛車交付,理想和小鵬汽車都用了54個月,威馬用了45個月,最快的是蔚來,用了42個月,比蔚來和小鵬早了近1年。如果把集度也看做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的話,其造車進展無疑是最快的,從2021年3月份品牌成立,到2023年交付,即便以12月份來計算,總共也不過才33個月,其效率可見一斑。
集度CEO夏一平表示,集度汽車計劃在第一款車型推出后,每隔一年或一年半發布一款新車型,并且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招聘2500到3000人,其中包括400到500名軟件工程師,和已經成立5年的理想汽車團隊總規模不相上下。
在牛創新能源自游家品牌發布會后,創始人李一男在接受了采訪時說,汽車行業就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到底哪個浪能行,需要時間來檢驗,事后才能看清楚,這一點集度亦如此,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集度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不同,其真正核心是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