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內手機行業爆出一個不小的消息,那就是吉利計劃收購魅族的消息。雖然雙方還沒有正式公布,但可信度還是很高的。此前,吉利殺入手機市場的消息早已經傳出,吉利也有相應的研發部門;而魅族在手機市場的存在感一直走弱,這或許也是促成雙方進行并購的驅動之一。
1.吉利擬收購魅族手機,無風不起浪
多家媒體爆出的消息稱,吉利集團旗下手機公司正與魅族接觸洽談收購事宜。眾所周知,此前就有消息稱,吉利要造手機。早在2021年9月,吉利集團成立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定位高端手機領域。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表示:“手機是電子產品市場驗證及軟件創新的應用載體,既能讓用戶盡快分享創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現車機和手機軟件技術的緊密互動。”
可以看出,吉利造手機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反哺”到自己的汽車領域。吉利在新能源車以及智能汽車領域的投入也不少,自然意在長遠,手機作為一種重要的載體,被李書福看作可以承載更多在汽車應用市場的拓展或者說延伸,這或許是吉利要涉足手機行業的內在驅動之一。
這或許也是吉利造手機和其他的傳統企業造手機的不同之處,格力董明珠也對造手機熱情高漲,但格力手機的存在感幾乎是忽略不計的,經過幾代產品迭代,現在人們依然不知道格力手機為何物?吉利想打破這種“宿命”,容易嗎?汽車和手機之間可以說沒有多少相同之處,如果說有的地方可以借鑒的話,那么也是作為一種電子應用技術的銜接了,而終端呈現方式還是不同,彼此之間的聯動其實還是差強人意的。
2.吉利自己造手機,還不如收購一家來得快?
據悉,吉利集團旗下的星紀時代計劃投資100億元在2023年推出手機產品。也就是還有一年的時間,如果自己研發難以有效突破的話,一年彈指一揮間就會過去,錯過了關鍵的時間節點的話,再推出自己的手機的意義還有多大我們無法得知,但如果吉利收購魅族的消息屬實的話,那么說明吉利也有點著急了,還是想抄近道提前完成自己的手機布局。
星紀時代的CEO王勇曾經任中興通訊副總裁,對手機行業應該還是比較熟悉的,當然中興通訊在手機市場的江湖地位也早已經被甩出了市場前列,如今的發展逐漸淡出了人們對其認知的手機產品行列。包括魅族在內,只是國內手機廠商除了華為、小米、榮耀、OPPO、vivo之外的“邊緣”廠商了。如果不進行改變,未來被甩開的差距只會逐漸拉大。
這或許也是收購可能會最終促成的關鍵因素所在。市場也有消息稱,吉利手機正在四處“網羅”人才,一些國內其他手機廠商的“干將”被挖到了吉利手機旗下,未來在手機市場的準備其實吉利還是煞費了一番苦心的。不過,即使如此或許從零開始打造一個全新的品牌也是非常困難的。與其這樣,還不如收購一家有點基礎的手機廠商,快速搭建起自己的生態圈,再按照計劃的發展謀劃進行整合。
市場普遍認為,吉利的手機戰略,就是“車機協同”模式。魅族如今的發展其實也陷入到一種困局中,難以對頭部手機企業形成正面的競爭機會,自身的發展也鮮有更多的動作。在手機市場變化日新月異的今天,沒有動作就意味著倒退,就會被逐漸“取代”,淡出用戶視線無疑是最可怕的。再聯想到之前游戲手機“黑鯊”計劃將被騰訊收購,如今或將要輪到魅族了。
3.手機行業的“聯動”機制或成為新潮流
或許是受到騰訊收購“黑鯊”的啟迪,吉利出手收購魅族也是相似的一種布局計劃,那就是通過一種內在的聯動促成自身新品發展的一種主動求變,以“新”產品驅動未來市場的需求。騰訊收購“黑鯊”是布局元宇宙市場,其實就是在游戲市場的另一種求變之舉。而吉利如果收購了魅族,就是在“車機協同”方面的深度布局了。
想好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收購最終的發展走向,或者整合發展的變化都是難以掌控的。看看當初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手機,后又倒手賣給了聯想集團,TCL當初收購了阿爾卡特手機等等,可以說通過收購一家手機企業從而讓自己搖身一變成為手機巨頭或者說是頭部手機企業的成功案例微乎其微,甚至還沒有一家真正地實現了這種跨越的變革。大部分在收購之后的幾年發展中,都是日漸衰落。
這種宿命好像也沒有被打破過。或許也是因為手機行業本身的發展和技術的迭代非常迅捷,以及目前的頭部企業的技術沿革和進展也是超乎競爭對手,讓后來者在追趕的過程中,總是給人棋慢一招的意味。
眾所周知,手機行業一直被視為電子消費行業中競爭最激烈的領域,尤其是高端市場,更是一個對品牌以及產品力要求極為苛刻的市場。無論是技術本身的積淀,以及用戶對品牌的認知,甚至整個供應鏈的儲備,以及專利技術的積累等等都是一道道重要的關口,包括蘋果在內的最先進的智能手機廠商,對未來的發展都不敢輕言掌控,還需要不斷地創新以求迎合用戶的需求和變化。
市場也在研判李書福做手機的潛在目的,“車機聯動”是必然,只是如何聯動,以及能不能帶來真正的化學反應,其實也未可知。有人曾說,“車企的核心技術中 1/3 其實是本質上就是手機。”李書福也曾表示,“未來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依法構建企業護城河已成大趨勢,手機可以鏈接車聯網、衛星互聯網,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做強生態圈”。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強關聯協同,并不如有些評論指出的核心技術的交織,這對于手機和汽車本身來說,并不是真正互通或者說直接關聯的驅動。而構建的協同驅動,是新應用場景以及對用戶生態的吸引,構建自己的護城河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這也是吉利布局的潛在設想,當然,能否成就這種新關聯驅動,也是任重道遠的,并非一朝一夕或者通過收購一家手機企業就可以彎道超車的;聯想收購摩托羅拉之后在手機市場的表現其實也可窺得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