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合現今國際要求企業須提出更有效氣候行動,無論是在家中、路上、辦公室、醫院,甚至是太空中,博世集團(Bosch)都正利用聯網、智慧解決方案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以以軟件、服務和授權布局新業務領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201/431001.htm
博世結合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期待將數字化產品的銷售轉化為服務型收益
根據博世科技指南的調查研究橫跨全球五個國家,并于2022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大展首次發表其完整報告顯示,全球多數受訪者(72%)認為科技進步讓世界更加美好。例如76%的受訪者認為,科技革新是扭轉氣候變遷的關鍵;4/5的受訪者認為科技應用以解決當下的挑戰,而非局限于滿足個人需求。博世集團數字長Ruckert表示:「博世也相信科技能帶來許多好處。對我們來說,發展高科技的重點不在于超越現狀,而是將科技作為改善人們生活方式的工具,無論其處境?!?/p>
Tanja Ruckert進一步指出:「目前博世的核心業務正有系統地數字化轉型,期待將數字化產品的銷售轉化為服務型收益,為客戶創造更大附加價值?!挂虼?,博世現已結合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打造人工智能物聯網。
未來將由聯網產品負責傳遞信息,人工智能科技接著分析這些信息,并運用于產品的軟件更新。其終極目標是造福用戶,因為使用者將可是研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能依據使用者的需求量身訂制解決方案。
此外,研發和價值創造也不再僅限于產品銷售。Rucker認為:「對于用戶而言,結合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將讓這兩項科技發揮最大效益,不僅有助于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博世也能打造更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為個人及社會創造附加價值。」
多年來,博世早已為此奠下基礎。截至今年初,博世所有的電子產品皆將具備聯網功能。智能聯網電動工具、家用電器以及供暖系統的銷量在一年內成長50%,自2020年的400萬件增加到2021年的600多萬件。在成立博世人工智能中心(Bosch Center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CAI)后,也提升博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獲利約3億歐元。
目前博世每年也投入逾40億歐元以提升自身的軟件實力,其中約30億歐元用于交通領域。為形塑軟件定義的未來交通,博世將于2022年中旬將獨立應用軟件的研發活動整合為單一研發部門,由旗下全資子公司易特馳(ETAS)統一開發、銷售汽車通用的基礎軟件、中間件、云端服務以及研發工具;同時加速聯網和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過去5年來,博世在駕駛輔助系統及相關傳感器領域的營收已達90億歐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的SoundSee傳感器系統自2019年末以來已在太空中遨游,檢測國際太空站中的異常音頻,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并提示維修需求,未來甚至能應用于森林火災預警及輔助醫療診斷。
目前博世已攜手位于美國匹茲堡的非營利醫療公司Highmark,將音頻人工智能科技轉化為兒科診斷工具,用來監測兒童的呼吸,以便在早期階段發現氣喘等肺部疾病?!咐脛撔驴萍几纳苾和】?,這就是發展高科技的意義,」博世集團北美地區總裁Mike Mansuetti補充。
進而推出市面上第一款搭載人工智能科技的氣體傳感器為Dryad Silvanet森林火災傳感器的一部分,可用來早期發現森林火災的「電子鼻」。當Dryad的傳感器被安裝在樹上后,會持續監測周邊的微氣候以探測火災隱患,并以無線通信通知當地政府機關,其反應速度遠快于攝影機或衛星系統。氣體傳感器不僅能防范火災,還能減少因森林火災產生的二氧化碳?!高@些傳感器能夠保全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也能防止大量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人工智能和聯網科技讓這一切成真,」Mansuetti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