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對于元宇宙產業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談論未來模樣。因為在所有的底層產業鏈技術還沒有完善與成熟之前,我們所談論的元宇宙都不是未來真正意義上要實現的元宇宙。那么,既然我們今天所談論的元宇宙都不是未來真正的元宇宙,此時基于這個想象的元宇宙來談論商業的實現,以及商業的模樣,這是一件讓人很難理解的事情。
正如我們當前所面臨的芯片產業的困難一樣,我們可以談論借助于量子芯片技術實現彎道超車,以及由量子芯片技術革命所帶來的一系列商業機會。然而,這些空談只能誤國,只有實干才能興邦。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假想中的彎道超車,在實際過程中總是容易導致翻車。
正如華為的今天,它之所以能在國際的科技舞臺上獲得一席之地,核心就在于華為幾十年來堅持不懈的狠抓研發,不斷的投入巨大的資金在研發中。
同樣,對于今天的元宇宙產業而言也是如此,在今天所有支撐元宇宙的底層技術都還沒有實現之前,我們就暢談元宇宙的未來,就暢談元宇宙的機會。我們將很有可能在這些空談中錯失是底層技術的研發,最終在元宇宙真正到來的那一天,才意識到我們在核心技術層面的缺失。
芯片產業之痛,芯片產業之教訓,不能再在元宇宙產業上重蹈覆轍。因此,在當下我們需要更多關于技術研發層面的討論,我們需要支持更多真正投入巨大資金在元宇宙底層產業技術上進行突破的企業。如果我們今天依然將過多的精力用于未來商業的空談中,很有可能在未來誕生出幾個聯想之類的企業,但是我們卻誕生不出華為這樣的企業。
顯然,這不是我們所需要的,至少不是一個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如何在元宇宙搭建的底層技術層面能夠獲得話語權,能夠獲得自主創新的技術實力。
因此,面對未來將帶來巨大社會變革的元宇宙,我們需要的是埋頭苦干的精神,我們需要的是實干興邦的精神,聚精會神的在底層技術產業鏈的研發與突破上進行探討與實踐。多談研發少談未來才是真正能實現元宇宙的未來,而當前過多的科幻小說與科幻電影式的討論,在多年以后回頭望,人們終將發現曾經的這些空談是多么可笑。
如果沒有底層技術產業鏈的支持,注冊的元宇宙商標也依然只是一個商標,何況如果我們真正認為元宇宙所構建的這種虛擬混同的生態,那么當前的這種商標注冊又將有和意義呢?因為在真正的元宇宙時代,不論人或物,最終都是通過數據化的方式進行互聯、互通、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