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最重要旗艦機型發布的背后,中國國產產業鏈的創新組合,能不能贏下蘋果、三星的高端競爭
文/智物科技評論
華為最重要的一款旗艦手機臨近發布——一款外折版折疊屏手機,也是MateXS的升級版。
該系手機最重要升級,是用國產的UTG玻璃替代了備受詬病的CPI膜。此外,在軟件系統以及其他硬件配置上,都有重大升級。
此前,市場對于這一系列產品的發布時間有頗多猜測。
《智物科技評論》從接近華為產業鏈人士處獲悉,新款折疊屏手機在設計上較前代產品做了大幅修改和優化,尤其是在屏幕玻璃,和轉軸鉸鏈方面?,F在,該產品已經進入規模量產階段,按照此前華為的生產、備貨規律,具體發布時間應該在3周左右。
過去一年中,《智物》曾經多次提到華為在開發一種全新全新的影像系統,余承東刻意將這一技術的曝光時間延后?;蛟S,也將伴隨此一系列的Mate機型發布。
了解這一產品的人士透露,華為上下對此系產品,顯露出了十足的信心,定價可能會高于前代產品17999元的起售價。
折疊屏手機是國產巨頭突破高端市場的唯一機會
知情人士透漏,目前華為對旗下折疊屏產品的產能做出了調整,此前發布的P50 Pocket產能有所削減,同時大幅增加了新款外折版機型產量。
兩年前,Mate XS發布時正值華為消費者業務的產業鏈困境。兩年之后,華為最高端旗艦機型的發布,所檢驗的也正是中國國產產業鏈的創新成色。屏下攝像競速:新國產產業鏈創新同盟勢成
依靠京東方、凱盛科技等國內產業鏈創新龍頭,華為能不能贏下與蘋果、三星的高端旗艦之戰?
改變行業規則?華為不破不立
兩年前的MateXS發布時,《智物》曾經將其譬喻為后喬布斯時代,最應該關注的一次產品發布。
其意所指,并非是純粹MateXS和iPhone的產品對比。而是,曾經以三星、高通、康寧為代表的歐美、日韓消費電子創新產業鏈壟斷,被華為、京東方等新的中國國產產業鏈創新組合打破。
其意義不止于華為解決自身供應鏈問題,而是事關中國消費電子品牌躍遷的前路。
兩年之后,華為將這一組合拳的威力初步發揮了出來,新版Mate Xs升級版手機是這一轉變成敗的檢驗。
前不久,OPPO Find N的發布讓業界諸多廠商倍感壓力。一方面這款手機的價格的確擊穿了此前同類產品的底線,另一方面,UTG屏幕的加持也讓其他廠商失去了先發優勢。
OPPO采用了三星提供的OLED和UTG屏幕套件,這也是國內首款采用UTG玻璃的折疊屏手機。該系產品在使用體驗上大獲成功。
坊間傳聞,華為終端負責人何剛對OPPO率先發布的UTG折疊屏產品,對華為研發手機的研發體系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后喬布斯時代最受關注的一場發布會”,mate xs改命折疊屏?
華為對UTG的研發投入也有時日。最早在兩年前,華為就開始派隊前往蚌埠,與凱盛科技聯合研發,攻克UTG相關的技術難題,并在2021年終于取得突破,實現量產。
對比初代折疊屏產品華為Mate X和Galaxy Fold可以看出,外折疊方案在應對屏幕折痕問題上要遠優于內折疊方案,但在折疊狀態下,由于屏幕暴露在機身外,外折疊機型的質量問題一直被人詬病。
UTG玻璃蓋板的應用則很好地平衡了這一矛盾,通過減薄,讓玻璃在具有柔性的同時,保留高透明性、高硬度、電絕緣性等基本特質,使屏幕強度大幅度提升。
更關鍵的是,相較于CPI(透明聚酰亞胺)蓋板,UTG玻璃蓋板在顯示效果上要遠優于前者,因此UTG玻璃蓋板的應用也被視為折疊屏手機的最終形態。
熟悉產業進程的人士透露,凱盛科技UTG玻璃突破的背后,是從設備到材料以及蓋板玻璃全產業鏈的突破。其未來影響不限于折疊屏,還包括AR/VR等多個領域。
折疊屏是一面鏡子,本土創新組合崛起
曾經中國手機高端市場關鍵賣點在于:是否采用高通的芯片、三星的OLED屏幕、康寧的玻璃,而不是華為、vivo、OPPO、小米的品牌之別。
全球科技大分手的另一個重要結果是,曾經非常不屑于國產產業鏈的華為,也被迫低頭,全力扶持國產產業鏈,開展了多個聯合研發、創新項目。
華為外折版MateXs體驗不錯,除了屏幕
其意義,遠超華為某款手機產品的成敗。
不久前,網絡流出的華為內部講話中,余承東就曾表示,“何剛手上正在做一個項目,目前還沒到公布的最佳時機,這個項目一旦成功,將對整個手機行業實現碾壓效應。”
熟悉華為的人士猜測,余承東提到的黑科技,除了UTG玻璃之外,還有一套軟硬件影像系統,結合華為此前發布的“計算光學”系統,華為手機有望實現“比肩單反”的影像能力。
這一高度保密的項目,外界所知甚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與凱盛科技在UTG玻璃方面的合作類似,華為也是與國內的產業鏈合作開發了這一系統。
曾經有傳聞,華為計劃在Nova機型上首發這套系統,但考慮到其產品定位問題,華為最終決定在新款Mate系列上發布。
此外,鴻蒙OS 3.0也有望在隨著新機問世。去年10月,華為曾在開發者大會上表示升級版鴻蒙系統將于今年6月發布,但知情者認為,華為可能在新款折疊屏上完成首發,同時鴻蒙OS 3.0也針對折疊屏手機的特性做出了多項優化升級。
除了多項黑科技加持外,華為也對折疊屏的常規部件進行了升級,包括最受外界關注的折疊屏轉軸。
知情人士透漏,華為本次在轉軸設計上做出了大幅改進,可能是繼U型鉸鏈、水滴型鉸鏈外的全新方案,而且還首次引入了兩家國產供應商參與設計。凱盛科技UTG突破,折疊屏表面功夫已就
結合目前的多方信息,華為新款折疊屏手機的國產化程度將非常高,玻璃蓋板將由凱盛科技供應,顯示模組將由京東方供應,唯一的遺憾或許是貼合膠水。
華為對產業鏈創新的推動會讓中國消費電子集群受益。
近期,在華為率先開始與京東方OLED領域的合作之后,OPPO、小米也開始接納京東方的OLED產品。華為折疊屏手機所采用的鉸鏈設計方案,也在為榮耀、小米等公司模仿、采用。
此番,華為外折版折疊屏手機啟用的高度國產化產業鏈,若能有出色的表現,將會給OPPO、vivo、小米等國內大廠以更大的信心,充分挖掘國產消費電子產業鏈的創新、研發潛力,而不只是制造優勢。
或許,這會是中國消費電子巨頭升級、轉型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