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蘋果的M1 Ultra性能出色,讓業界認識到了自研核心架構的重要性,其實國產芯片企業華為海思也有自研核心架構,不過卻是首先用于服務器芯片鯤鵬920上。
華為海思的鯤鵬920芯片發布于2019年,采用了臺積電7nm工藝生產,在當時它的性能已具有與Intel的至強處理器競爭的實力。
鯤鵬920與英特爾Xeon E5-2630相比,在單線程方面稍弱,但是在多線程方面卻更有優勢,可能是因為華為海思設計鯤鵬920的初衷就是為了應用于數據中心而偏向增強它的多線程性能,當然鯤鵬920也延續了ARM架構的低功耗優勢。
鯤鵬920即使與今天的安卓高端芯片也依然具有性能優勢,據Geekbench的數據,鯤鵬920的單核性能達到1491分、多核性能達到6300分;當下的安卓旗艦芯片驍龍8G1的單核性能為1234分、多核性能為3837分,驍龍8G1可是采用4nm工藝生產,可見鯤鵬920的技術多么優秀。
當然鯤鵬920相比起蘋果M1系列來說還是不如的,M1芯片單核心跑分1732分、多核心跑分7443分,但是蘋果的M1發布時間晚了一年并且工藝也更先進,如此來看其實鯤鵬920輸得不冤,卻反而證明了華為海思在芯片技術研發方面的優秀。
華為海思作為國內技術實力最強的芯片企業,在手機芯片設計方面已經達到了全球頂尖水準,它在2020年推出的麒麟9000芯片,與如今的安卓旗艦芯片驍龍8G1、天璣9000相比依然具有一定的優勢,特別是在功耗方面表現優異,足可看出它的技術前瞻性。
在移動處理器方面積累10多年的技術優勢之后,華為數年前開始瞄準服務器芯片市場,希望為國內的信息安全貢獻一份力量,因此研發了鯤鵬920服務器芯片。與在手機芯片上采用ARM的公版核心不同,華為海思在服務器芯片上自研核心架構,這也可以說是安卓芯片陣營第一家完全自研核心架構的芯片企業。
華為在鯤鵬920上采用自研核心架構,一方面是為了確保自主知識產權,另一方面是ARM的公版核心性能實在太弱,性能低下導致ARM架構一直難以在PC處理器和服務器芯片市場突破,鯤鵬920卻率先達到了當時ARM架構的最強性能,無疑證明華為的前瞻性。
事實也證明了華為的選擇是正確的,獲益于鯤鵬920的出色性能,隨后采用鯤鵬920芯片的泰山系列服務器在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的招標中都斬獲了不小的訂單,首創ARM架構服務器芯片規模商用的先河。
ARM陣營一直希望在PC處理器市場有所作為,不過可惜的是其他芯片企業都未能達成它們的愿望,而蘋果和華為海思卻分別在PC處理器和服務器芯片市場打開局面,無疑代表著這兩家芯片企業已居于ARM陣營的頂尖行列,它們已成為挑戰Intel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