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人士指出蘋果以M1系列替代Intel的處理器,不僅是因為性能足夠,還因為它的功耗夠低,可以有效節省電力,幫助設計更精巧的Mac。柏銘科技認為M1優秀的能效表現不僅會終結Intel的PC業務,更可能導致整個X86的覆滅。
一、蘋果M1打破ARM的性能桎梏
蘋果的M1 ultra在性能方面已比肩Intel的12代i9處理器,雖然geekbench認為它超越了后者,不過其他的性能測試軟件數據顯示還是Intel的i9要強一些,不過這已足夠驚艷了,比肩它打破了ARM架構的性能桎梏。
M1 Ultra的優秀之處在于它的能效太驚人了,在性能接近i9的情況下,功耗卻低得多,M1 Ultra的設計功耗僅為60W,而Intel的12代i9功耗達到125W,在高負載的情況下,兩者的功耗差距會更大,更何況M1 Ultra中不僅有CPU還集成了性能出色的GPU,這樣一對比就可以看出M1 Ultra的CPU能效更高得可怕。
M1 Ultra的出現代表著ARM架構不僅可以替代Intel的PC處理器,它為ARM陣營指明了方向,ARM架構完全可以開發出性能強大的服務器芯片而仍然擁有低功耗的優勢,這就可能覆滅Intel和AMD的X86 PC處理器和服務器業務。
二、Intel的服務器芯片優勢
消費者接觸的主要是Intel的PC處理器,其實對于Intel來說更重要的業務是服務器業務。服務器業務為Intel提供了多數利潤,并且在當下AMD與它的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服務器業務的重要性更加凸顯,Intel仍然在服務器芯片市場占有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如果加上AMD的服務器芯片,X86架構占服務器芯片市場近99%的市場份額。
X86服務器芯片價格太貴了,近十多年來,由于PC處理器市場競爭激烈,Intel不得不持續降低PC處理器的價格,而在服務器芯片市場卻是持續提價,因為沒有競爭啊,這已導致服務器供應商以及擁有數據中心的互聯網企業等叫苦不迭,但是由于X86服務器芯片的生態優勢,以及缺乏挑戰者,它們仍然不得不忍受Intel的霸道。
以往ARM陣營已出現多家服務器芯片企業挑戰Intel,可惜的是大多成為先烈,高通也曾推出服務器芯片卻僅一年時間就放棄了,如今僅剩下華為還在堅持,并且華為也已在國內市場成功推廣了ARM架構服務器芯片,但是占有的市場份額相當有限。
ARM架構難以打破X86服務器芯片的壟斷地位,一方面在于生態問題,另一方面在于以往的ARM服務器芯片性能實在太弱,如今蘋果M1 Ultra的出現證明了ARM架構其實是可以開發出性能足夠媲美X86的芯片卻仍然擁有足夠低的功耗,這將促使更多芯片企業開發ARM架構服務器芯片。
三、ARM架構有望終結Intel的服務器芯片業務
對于數據中心來說,能耗已成為它的巨大成本,2017年公開的一份分析數據顯示中國數據中心的電費竟然占了數據中心運維總成本的60%-70%,而空調所用的電費占其中的40%,數據中心所使用的電力驚人只有三成左右用于運算,其余的都散發熱量了,并且得耗費巨量的能源為它輔助散熱,由此可見X86服務器芯片浪費的能源多么驚人。
數據中心占用的能源仍然在上升當中,原因是現有的數據正處于井噴階段,對數據中心的需求不斷飆升,X86服務器芯片造成的能源消耗不僅造成企業難以承受巨大的能源成本負擔,還造成了巨大的碳排放,為了降低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各個互聯網企業想出了許多奇招,例如微軟將數據中心設置在海底,Facebook則在寒冷的瑞典設立數據中心,可見它們為了給數據中心散熱做出了多大的努力。
如今蘋果開發的M1 ultra功耗只有i9的一半,Intel和AMD的服務器芯片的三分之一,但是性能卻已相當接近,這就為這些數據中心客戶提供了新選擇,ARM架構服務器芯片不僅大幅降低了功耗,發熱量大為減少還有助于大幅減少空調費用,在提供足夠性能的同時減少的能耗成本可望超過一半,如此足以吸引這些數據中心加快采用ARM架構服務器芯片。
如此一來,ARM架構將不僅在PC處理器市場取代X86,還將在服務器芯片市場覆滅X86,這種可怕的前景應該不是Intel希望看到的,難怪Intel從去年以來開始對RISC-V感興趣了,或許它已經看到X86被徹底取代的未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