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云祭掃背后,科技還能改變更多

云祭掃背后,科技還能改變更多

2022-04-06
來源:市場資訊
關鍵詞: 云祭掃 VR制作 AI 3D

清明緬懷先人、寄托哀思,是中華傳統。隨著各種新型技術的涌現,人們也有了寄托哀思的全新手段。

  92b1-fb8cb7c1012ea18ebbb8c61187b293ac.jpg

    最常見的,莫過于云祭掃寄托哀思——給逝者獻上虛擬的蠟燭、菊花;技術參與程度更深一步,還有利用語音技術復現逝者說話的腔調,以此寄托對故人的不舍和懷念;甚至還可以利用更先進的技術,復現逝者的3D立體形象,并用逝者留下的對話、文字等各種數據記錄訓練AI,復現逝者風格的對話。

  死亡意味著訣別;忘記才意味著逝者在人間的真正消散。但現在,也許人們不能忍受僅僅在腦海中回憶,更要在眼前復現逝去親人的影像、聲音、動作,甚至思維。

  人們希望讓死亡可逆,讓時光倒流——哪怕這只是技術上的 “模擬”。

  VR、AR讓逝者“穿越”時空

  科技的發展正在模糊生死的邊界。過去幾年里,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回看逝者的影音視頻以寄托哀思,而是希望可以通過技術實現與逝者的跨時空交流互動,能有再一次“見面”、“對話”或者“擁抱”。

  2020年,韓國一家VR制作公司VIV Studio耗時8個月,打造了一個VR系統,讓一位母親與自己三年前病逝的女兒Nayeon在比特世界里“重逢”。

圖源:Pexels  

  技術人員從一些照片和視頻中提取出了Nayeon的聲音、表情、動作等數據,再通過類似體型的小孩子來建模,以盡可能地還原出孩子生前的樣貌。VIV Studio還引入了AI語音合成技術,讓這個虛擬人物能夠發出和Nayeon一樣的聲音,讓媽媽可以和女兒展開簡單的對話。

  短短幾分鐘的重逢時間里,這位母親不僅能通過VR眼鏡看到女兒,借助觸覺手套還能摸到女兒,伸手拿起物品與她互動,甚至可以聽到女兒真實的聲音。

  這一事件被韓國Munhwa廣播公司(MBC)拍排成了紀錄片《Meeting You》并在YouTube上播出,僅一周時間內觀看量就超過1300萬次。不少人從中看到了技術在幫助失去親人的家庭走出悲傷方面的巨大力量,但也有很多聲音質疑:VR、AR會讓人們模糊對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認知。

  事實上,全球范圍內,借助VR、AR結合AI、3D捕捉等技術實現對逝者的緬懷并不少見。通過場景再現、還原逝者音容相貌等方式,讓生者可以“跨越時空”與已逝故人重逢,甚至進行對話、交流互動的技術探索也正一直在進行中。

  2016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研究人員就嘗試用VR、AR技術,讓逝者“起死回生”幫助他們的親人走出痛苦。研究人員利用逝者留下的大量數據作出模擬化身,化身可以捕捉逝者的聲音、步態、舉止甚至他們的獨特笑聲,成為“數字永生”的逝者。

  同樣在2016年,日本一公司推出一款名為“Spot message”的“AR掃墓”App,該應用利用AR增強現實應用和GPS衛星定位技術,能夠讓用戶在掃墓的時候,或者在走到逝者生前經過的地方時,通過App可以看到逝者在景點的身影,聽到逝者說話的聲音。

  在國內,用技術重現逝者的嘗試也發生過。2019年,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就幫助過一位失獨的上海媽媽,復現其病逝女兒的聲音。

  目前,國內用AR、VR技術重現逝者的音容相貌,最為普遍是應用在數字紀念館、數字博物館里。

  在這些場景中,AR、VR技術將現實環境、物體與虛擬環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能將互動同步反映到虛擬的三維空間,從而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交互體驗。觀眾們可以穿越到相應的歷史場景中,與其中的人物進行對話、交流,與他們一起體驗另一個時空下的生活。

  隨著AI、VR、3D動捕、AI等技術逐漸成熟,還原數字人類將逐漸成為可能。不過,在推進技術應用過程中,也要注意可能帶來的道德倫理問題。

  “死而復生”的虛擬人,是親人嗎

  用AI技術實現虛擬人,互聯網“大廠”都在嘗試。2020年,在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表示,將來有可能跟逝去親人的虛擬人進行溝通對話,AI可以使人獲得永生。

  彼時,有人反對并質疑技術的倫理問題,也有人真切地緬懷自己的父母、孩子、爺爺奶奶,希望去世親人以科技的方式“復生”。

  實際上,就在三個月前,“你能接受去世親人成為仿真機器人嗎?”這一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而那些希望逝去親人以虛擬人的形象留在自己身邊的愿望,也在技術幫助下逐步成為現實。

  不僅是逝去的親人,逝去的演藝偶像也是很多粉絲懷念的對象。

  在2021年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上,就有一段由虛擬鄧麗君和真人互動的節目,粉絲對此也激動不已。

  天眼查數據顯示,中國現有“虛擬人”、“數字人”相關企業超過28萬家,2016-2020 年,5年新增注冊企業增速復合增長率近60%。中信證券研報預測,中國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到2030年將會達到2700億元。

  而2021年全年,虛擬數字人相關投資有16筆,融資金額從數百萬元人民幣到數千萬美元不等,其中不乏紅杉資本、GGV紀源資本、峰瑞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2022年一季度,虛擬人相關融資事件更有增多之勢,如李未可科技、燃麥科技、次世文化等企業相繼公布融資消息。

  然而,賽道火熱,玩家眾多,并不意味著虛擬人這門生意順風順水,成本是虛擬人制作需要跨過的第一個門檻。

  據中國信通院《2020年虛擬數字人發展白皮書》,虛擬人的基礎設施層包括顯示、光學、傳感器、建模、渲染引擎等部分,主要由海外巨頭把持;平臺應用層主要包括制作虛擬人的具體功能,包括動作捕捉、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

  一個“合格”的虛擬人需要具備交互性,并且能主動處理人們的訴求,能夠模擬出人類情感表達等方面。可見,虛擬數字人要實現上述需求自然離不開過硬的技術,相關行業人士表示:“現在虛擬人的制作需要的是技術和藝術的完美融合,制作一個虛擬人的成本不低于50萬元。”

  此外,人們依然會擔憂虛擬人的倫理問題,害怕虛擬人技術被濫用。2014年在中國發布的微軟小冰,就曾因為隱私、倫理等問題屢遭波折。

  2020年8月,小冰正式推出了虛擬人類產品線,并復活了此前被用戶定制的118萬虛擬男友。為了降低倫理風險,小冰公司將面向用戶的虛擬人類產品與小冰的商業化進行分割,而且在開放虛擬戀人產品時始終對增長數量保持著一定的克制。

  腦機接口逆天改命,數字永生是否靠譜?

  對于生與死的理解,中國哲學家荀子就說,“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而在西方哲學家柏拉圖也曾說過:“人類的結局,無關它物,只有死與向死”。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東方思想,還是西方哲學中,都認為死亡是最終歸宿,無法逃避。

  無論技術如何進步,自然死亡依舊會如期而至,但“數字永生”卻有可能實現。

  2020年8月,埃隆·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向外界展示了腦機接口新設備——Link V0.9和可以實施自動植入手術的外科手術機器人。

  所謂腦機接口,也稱作“大腦端口”或者“腦機融合感知”,它是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連接通路。

  該技術發源于20世紀70年代,可分為兩種,侵入式腦機接口和非侵入式腦機接口。侵入式腦機接口,簡單說就是在腦子上開個洞,植入芯片。而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則是在腦袋上佩戴感應設備,捕捉腦電波和生物電等信號,以此傳達大腦發出的信息。

  馬斯克發布的Link V0.9,作為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僅有硬幣大小(23mm*8mm),卻擁有1024個通道,集成了各種傳感器、束線,具備無線通訊等功能,能感應溫度氣壓,并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通過“藍牙”進行實時數據傳輸。這個裝置未來甚至還可以和手機app進行交互。

  目前,腦機接口技術主要應用領域集中在醫療方面,如治療癲癇、重度抑郁、自閉癥、阿爾茲海默癥、帕金森綜合癥等目前難解的神經疾病。

  但這一場賽博朋克式的未來狂想,注定不會只局限于醫療領域。

  在該技術的加持下,“數字永生”或將成為可能——通過腦機接口將意識上傳到電腦等設備上,從而使人的意識得到永生。這是人類意識的一種“云存儲”,甚至意識還可以多地備份,永遠保存。

圖源:Pexels  

  當然,當技術的創新將改變人類的傳統思維及生活模式時,無數疑問也不斷浮出水面:意識的永存是否能夠稱之為“人類生命的延續”呢?生命將從碳基走向硅基?

  生命與欲望密不可分。當人類的思維存儲于云空間、碳基神經元變成硅基神經元后,人的肉體欲望首先就會徹底改變,轉為數碼生命的欲望。“老婆孩子熱炕頭”等世俗觀念,家族延續、家國情懷等責任意識,還會繼續存在嗎?

  盡管如今腦機接口技術在達到“數字永生”這一目標還有著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不得不提前思考一個問題:通過技術手段保存的“思維”,還是否能夠稱之為人類?

  正如《射雕英雄傳》里,西毒歐陽鋒筋脈逆轉,成就武功天下第一。可這次“意識重啟”卻導致他走火入魔,不知道自己是誰,見人就問:“我是誰”?

  寫在最后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這讓很多人認為儒家避談死亡。相比于“死”,儒家確實更重視“生”,重視活人的世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但孔子還說過,“死生亦大矣”。對于死亡話題,儒家其實并沒有避而遠之:從慎終追遠的祭祀,到上巳、寒食、清明的演化,與亡者對話一直是各類典禮、儀式必不可少的環節。踏青拜掃,祈求祖先的祝福,生與死都是儒家的大事。

  只是,死后世界不是儒家追求的,人們更關切現實世界。不同于西方宗教傳統中的生存原罪、渴望死亡、向往天堂,中國傳統一直是“重生而不畏死”。正如大禹所說,“生,寄也;死,歸也”。

  死亡是不可逃避的歸宿。而死亡的定義從心臟死亡到腦死亡,也能夠看出技術進步之下,醫學與倫理學、社會學的交鋒。

  “只要愛的人記在心里,那個人就永遠不會遠去”。只要心存思念,祭掃就不分形式。正如電影《尋夢環游記》中,主人公的奶奶在彌留之際,逐漸遺忘惦記了一輩子的父親,這也讓父親的魂魄即將在異世界消失。真正的逝去不是死亡,而是被遺忘。




1最后文章空三行圖片11.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 成人网在线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亚洲天堂 | 免费91最新地址永久入口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 | 欧美美女色 | 黄色三级理论片 | 中文字幕在线看 | 欧美成人一级视频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日本三级欧美三级妇三级四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 女人aaaaa片一级一毛片 | 成人禁在线观看午夜亚洲 |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97 |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动作片www | 午夜影院亚洲 | 国产精品爱久久久久久久三级 | 国产久视频 |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 美女操穴视频 |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 欧美5g影院天天爽天天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做国产爱免费视频 |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男 | 欧美成人自拍 | 欧美特黄三级成人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 久久国产夜色精品噜噜亚洲a | 成人三级毛片 |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一片免费观看 | 久久毛片视频 |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黄色激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