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時1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四號丙遙二十八運載火箭發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該星將推動我國生態環境、氣象、農業農村等領域遙感應用,對提高衛星資源綜合應用效能、促進環境保護事業意義重大。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的科研衛星,運行于太陽同步軌道,主要配置大氣探測激光雷達、高精度偏振掃描儀、多角度偏振成像儀、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儀、寬幅成像光譜儀等有效載荷。衛星利用主動激光、高光譜、多光譜、高精度偏振等多種手段綜合觀測,可實現對對大氣細顆粒物、污染氣體、溫室氣體、云和氣溶膠以及陸表、水體等環境要素大范圍、連續、動態、全天時的綜合監測。衛星入軌后,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大氣環境綜合監測、全球氣候變化和農作物估產及農業災害等應用能力,推進衛星遙感數據在生態環境、氣象、農業農村等方面應用,有效解決各行業部門對外國遙感數據的依賴。
據介紹,該衛星是世界首顆具備CO2激光探測能力的衛星,能夠大幅提升全球碳監測和大氣污染監測能力,衛星在軌應用后將實現對生態環境、氣象和農業等多領域定量遙感服務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設計運行于705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整星發射重量約2.6噸,裝載了大氣探測激光雷達、高精度偏振掃描儀、多角度偏振成像儀、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儀及寬幅成像光譜儀等五臺遙感儀器,是一顆集CO2激光主動探測、細顆粒物立體探測、氣態污染物探測和地表環境探測的多要素綜合監測衛星。
國家航天局負責該衛星工程組織管理、重大事項組織協調和發射許可審批,生態環境部(牽頭)、中國氣象局、農業農村部等用戶部門按分工負責應用系統建設和運行,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地面系統建設和運行,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負責衛星系統和運載系統抓總研制,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發射場及測控系統組織實施。
2022年4月15日20時,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6D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為我國領土、領海范圍內用戶及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可靠、穩定、安全的廣電傳輸及通信服務。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15次飛行。
4月15日,中星6D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三號乙增強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按計劃進入預定軌道。中星6D衛星是新一代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采用國內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平臺,提供C頻段和Ku頻段轉發器商業服務,在軌測試后交付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為廣大民眾及各行各業提供高質量的廣播電視及通信傳輸服務。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中星6D衛星能夠覆蓋中國全境及亞太地區,C頻段轉發器覆蓋性能顯著增強,進一步擴大用戶收視范圍、提高收視質量,投入運營后,將承擔起中央和地方重要廣播電視節目傳輸任務,可滿足4K等高清視頻傳輸需求,是我國衛星廣播電視節目安全傳輸的核心保障力量。同時,中星6D衛星配置的Ku頻段轉發器,能夠充分滿足不斷增長的消費級帶寬、企業專網、基站回傳以及海洋等新興應用的業務需求,更好地為廣大用戶提供多元多樣的服務。據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三甲系列火箭主任設計師張亦樸介紹,此次將中星6D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技術優化,提高了火箭生產效率和可靠性。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星6D衛星,廣電安播衛星家族再添新成員。該衛星主要為中國領土、領海范圍內用戶及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可靠、穩定、安全的廣電傳輸及通信服務。
據悉,中星6D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的廣電節目專用傳輸衛星,是中星6A衛星的接替星。它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平臺,不僅承接了中星6A衛星的全部業務,還實現了功能擴展。衛星新增海域波束,將擴展對中國南海及東南亞地區的覆蓋范圍。
中星6D衛星是第一個在中國民商用通信衛星領域應用中繼測控技術的衛星。衛星增設中繼測控子系統,通過中繼衛星直接將測控信息回傳至地面站,降低了對海外測控站點和測量艦船的依賴,增強了中國對衛星的自主測控能力。中星6D衛星在軌交付后,將作為主力星承擔廣電安播工程業務,并提供應急保障通信服務。
此次發射也是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年度首秀。為了更好地應對持續高強密度態勢,近年來,研制隊伍探索推行崗位融合。本發火箭的發射場人員崗位再次升級融合,實現人員再縮減四分之一。這種“一挑多”模式,減少了日常發射場技術支持所需的人手,讓設計師系統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創新設計。后續,這項工作還將推廣應用到新一代運載火箭試驗隊中。
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中星6D衛星能夠覆蓋中國全境及亞太地區,C頻段轉發器覆蓋性能顯著增強,進一步擴大用戶收視范圍、提高收視質量,投入運營后,將承擔起中央和地方重要廣播電視節目傳輸任務,可滿足4K等高清視頻傳輸需求,是我國衛星廣播電視節目安全傳輸的核心保障力量。
同時,中星6D衛星配置的Ku頻段轉發器,能夠充分滿足不斷增長的消費級帶寬、企業專網、基站回傳以及海洋等新興應用的業務需求,更好地為廣大用戶提供多元多樣的服務。
據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三甲系列火箭主任設計師張亦樸介紹,此次將中星6D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技術優化,提高了火箭生產效率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