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伴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已經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時代洪流,也正是在這一趨勢的強勢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產品應運而生,最終呈現出百花爭鳴的積極態勢。需要注意的是,智能汽車的發展固然離不開大環境的牽引,相關研發技術的成熟才是行業得以快速進步的源動力,這其中最核心的無疑就是汽車芯片產品與相應的操作系統。
在今年3月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地平線機器人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余凱博士就針對這一觀點進行了有力闡述,他提出:“智能汽車時代,最重要的核心技術、最重要的零部件就是智能芯片及其操作系統。”同時他也認為,“智能汽車是堪比計算機誕生級的顛覆式創新,將成為人類科技發展最大的母生態,而芯片和操作系統則是智能汽車的數字底座,是產業的最佳破局點”。
此前,長安汽車方面傳來好消息,搭載了基于兩顆地平線征程2芯片打造的車內外智能化體驗的長安UNI-V正式開啟交付,這也是繼UNI-T、UNI-K之后,長安汽車推出的又一款主力車型。據了解,這款新推出的長安UNI-V搭載了1顆前視攝像頭和5顆毫米波雷達,結合地平線的Horizon Matrix Mono單目視覺感知方案,長安汽車首次將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UNI-V上落地,實現對車輛、行人、車道線、交通標識等多種目標高精度、低延時的有效感知。不僅如此,基于Mono的感知能力,長安UNI-V能夠完美地適應中國各種的路況。特別是針對坡度大、彎道多等特色道路場景的專項算法優化,大幅提升了車道線檢測精度,以使得長安UNI-V實現更具可靠性的功能體驗,成為國產高性能智能輔助駕駛的范本。
事實上,作為一個后進入者,地平線機器人面對的是一個巨頭林立、場景多遠的復雜市場環境,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要有創新的、差異化的打法。正是因為如此,結合自身實踐過程中所發現的各種問題,地平線機器人針對人工智能時代發展所需提出一個新的標準:與其算力大不如算得快。也就是說,能不能在單位時間、單位成本里面去算更多的數據。
不止在算力上,在產業鏈建設與合作生態的搭建上,地平線機器人也在進行著積極的探索。2021年,地平線機器人提出要打造開源的實時操作系統--TogetherOS。從命名就可以看出來,地平線機器人所主張的理念:操作系統就是應該開放的、開源的、大家一起參與的。為此,地平線機器人計劃將開放踐行到底,支持車企自主開自動駕駛芯片。這意味著,地平線機器人要拿出其最核心的BPU技術架構提供支持。也就是說,地平線機器人要提供BPU IP授權,包括整個BPU軟件支持包以及參考設計等,以及各種技術支持。在余凱博士看來,BPU IP授權帶來的好處,就是提升車企的差異化競爭力,加快研發創新的速度,而這對整個產業而言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近幾年來,關于汽車軟件的討論越來越多。通俗來講,其核心內涵就是通過軟件來動態改變系統當中網絡節點之間的聚合關系,從而產生新的功能。而在這其中,汽車計算芯片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發展進程對于整個智能汽車產業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隨著智能汽車及其相關產業聯動發展逐漸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國家有關部門對其在政策方面的傾斜與扶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近日,在工信部發布的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中便著重提到,要進一步開展汽車企業芯片需求及汽車芯片產業技術能力調研,聯合集成電路、半導體器件等關聯行業研究發布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并針對不同場景下各類功能芯片進行預研投入與嘗試。在這一系列指導措施的背后,不難看出,國家也站在戰略全局的角度,開創汽車標準化工作新局面,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