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受市場需求暴增影響,以車用半導體等領域為主的IC市場需求十分強勁。加上國內外疫情反復持續,以及俄烏戰事帶來的影響,多家芯片供應商不得不調節產品價格以及調整供貨周期,二季度, ST意法半導體、英飛凌、恩智浦、瑞薩、Microchip等多家芯片大廠的芯片交期和價格趨勢也發生了變化。
隨著電動車的興起,加上傳統汽車逐漸電子化,搭載的電子元件大幅增加,安森美、ST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等皆將主力放在車用IC上,推升車用二極管供不應求。
安森美
前些日子,安森美官方發布通知函,表示由于上海等地受疫情的持續影響,導致安森美的生產和發貨無法滿足所有客戶需求。許多業內人士稱安森美此次公告實際是為新一輪漲價做鋪墊。
安森美的產品交期受產能限制一直在拉長,模擬器件中最缺的傳感器交期要18-52周,分立器件中像MOS管、二三極管、晶體管這些交期普遍在50周以上。藍牙模塊的產品交期已延期到16-30周,存儲器最長需要40周。
ST意法半導體
ST意法半導體曾表示,“全球半導體的持續短缺,以及經濟和地緣政治形勢嚴重影響了行業,短期內沒有復蘇跡象。雖然我們一直在大力投資,但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和物流成本已經達到了一個我們無法消化的水平。”
英飛凌
英飛凌于今年較早些時候發布了漲價通知函,由于市場供不應求及上游成本的增加,英飛凌無力承擔溢出的成本,醞釀漲價。通知函中提到,由于全球缺芯與下游市場快速發展之間產生的供需矛盾,以及英飛凌再次無力承擔成本上漲的現實情況。通知函還進一步描述,為了應對旺盛的需求,尤其是應對汽車芯片,英飛凌將再次大幅增加投資,在近兩年以每年50%的大額投資進行擴產,預計到2022年達到24億歐元,以此緩和供需緊張的問題。
富士
富士在2022年4月7日向代理商發布漲價函,各種原材料供需緊迫未得到緩解,原材料供應面臨困境,為保障穩定供應只能不得已地接受原材料的漲價。
集創北方
國產半導體方面,集創北方的產品聯絡函中顯示,公司從4月1日開始執行:所有LED顯示驅動產品含稅價格在現行價格基礎上上調5%-20%。對于本次上調產品價格的原因,集創北方表示:主要由于上游晶圓價格在2022年Q1和Q2持續上漲,為了確保產能和供貨,因而對現行價格進行上調。
富滿電子
富滿微電子也是由于上游晶圓價格持續上漲,為了保障未來持續供貨,進而對所有LED顯示驅動產品含稅價格在現行價格基礎上上調10%,也是于4月1日開始執行。
繼MCU、WiFi芯片出現漲價缺貨風波之后,作為精密結構件的工業/車用連接器,也于近段時間開啟漲價態勢。菲尼克斯、HRS廣瀨、CJT長江等連接器大廠接連宣布漲價:
菲尼克斯
基于大宗商品和原材料漲價、疫情發展和俄烏沖突等因素,我公司產品成本、物流成本等大幅上升,從而對我們的業務運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因此,我司決定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從4月24日起生效。
廣瀨
2020年之后電解銅價格飆升導致樹脂價格飆升,海運價格也在空前上漲,運價上漲遠超企業努力,因此公司決定上漲連接器產品價格,自2022年5月1日起收到的價格,將以新價格計算。
CJT長江
近一年以來,連接器主要原材料國際價格漲幅,已經導致公司無法承受,且一直持續上漲趨勢,加上近年來廠租,人工,社保,環保成本不斷上漲,公司決定從5月1日起將產品價格上調10%-20%不等。
molex
半導體原材料方面,也有不少企業相繼發布漲價信息,巴斯夫、陶氏等幾十家化工巨頭發布的漲價函都已經正式生效。
巴斯夫
巴斯夫宣布4月1日起,歐洲市場所有聚氨酯產品實施進一步價格調整。
LG化學
LG化學調價通知函稱,受國際形勢及能源上漲影響,自第二季度開始,公司將針對ABS系列產品進行提價!
其他方面,受芯片缺貨潮影響,終端模塊也因上游原材料或核心芯片供應原因導致產品生產出現困難。其中,工業控制領域以匯川技術率先打響了國產工控企業漲價第一槍。
匯川技術
匯川技術發布公告,將對全系列工業機器人產品進行價格調整,相應價格漲幅約5%-8%,新價格將于2022年4月15日開始生效。雖然說匯川技術的公告是國產機器人企業針對產品價格調整的首次公開聲明,而事實上,國外機器人品牌的漲價措施早已開始。
此外,匯川科技旗下的變頻器、運動控制、工程傳動、高壓變頻、紡織專機、PLC、IO、HMI,以及電機9大系列產品進行價格調整,變頻器、運動控制、PLC等核心產品漲價幅度在3%~10%不等,HMI產品線中的IT6000系列漲幅為10%~15%。
除了匯川技術以外,西門子、施耐德、ABB、霍尼韋爾、歐姆龍、臺達、艾默生、三菱等全球工控品牌就公布了漲價通知函。其中,2022年Q1開始,ABB、施耐德、羅克韋爾、歐姆龍等多家工控企業持續上調價格。并且漲價范圍很廣,相比往年漲價次數增多,上漲幅度也更高。
目前,國內不少半導體企業將中心轉移到了工業和汽車市場,希望國內企業可以延續2020年以來的國產化加速進程,共同應對“缺芯”潮下的困境,一起實現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