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高清顯示時代對畫質和分辨率等規格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MiniLED的出現為LED整個產業鏈注入了全新的活力,Mini LED被寄予厚望;Mini LED芯片技術趨向成熟,在平板、大尺寸TV、電競、車載顯示上展現出優勢,逐步增長,Mini-LED作為LCD屏幕的演進方案,MiniLED背光技術通常采用藍色芯片搭配轉色材料實現白色背光,再結合液晶面板實現畫面顯示。
應對Mini LED組裝的產品解決方案;目前新一代背光驅動技術,無疑源于當下Mini LED背光對驅動IC的新要求;Mini LED背光解決方案:通過設備、工藝等細節來優化解決PCB帶來的問題;通過增加Mini LED發光角度,減少LED顆數等手段從而降低LED的總體成本。
隨著未來Mini LED背光分區逐漸增高,若是多至5000,甚至上萬,那么信號線務必減少,否則排線即將成為新的難題。其次是驅動IC的尺寸。一是超薄的要求,二是驅動IC和LED打在同一面,驅動IC的尺寸也在逐漸向LED靠近。尺寸縮小的同時,EDS等級卻仍然需要保證在2000V以上,這就給驅動IC帶來了新的挑戰。其三是調光方式。當前電競屏等對刷新率要求較高,而主流的PWM調光方式,在刷新率和灰度之間需要進行一定的權衡,AM驅動方式可對此進行一定優化。最后也是當前最為關鍵的因素,生產良率。芯片是否虛焊?打件是否不良?當前Mini LED背光中,良率與整體效率、成本息息相關。
核心技術1-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2021年,WH旺泓專為Mini LED 研發的AM驅動方案正式實現量產。該項技術正是使用了Distributed Architecture技術。
該技術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圖片左側的BCON以及右側紅線圈住的每一個單串。右側的每一個單串就像一個車道,若是分區少,可使用一個車道,若是分區較多,可逐步往上加。在這個“車道”中,每個驅動IC可以驅動4個區。而左側的BCON即是控制車道的總控臺。
對比而言,傳統的PM驅動架構中驅動板和燈板是分開的,那么隨著分區數增多,需要驅動的芯片就越多,那么燈板也會越來越大,成本大幅增加。Distributed Architecture占據了更小的空間,并且適合更多分區的終端產品,對電流的調控精度非常高,可適應當前高刷新率的顯示行業要求,達成無頻閃的顯示效果。
核心技術2-SPB(Serial-Parallel-Broadcast) 協議
在當前的Mini LED背光供應鏈中,標準化已是各環節都關心的重點之一。我們為此前瞻性地推出了SPB協議,以創新助力Mini LED背光的發展。(當前行業中,主要是使用1-wire和SPI協議)
SPB協議有著類似于SPI的接口,但是該協議是以創新的方式,它的走線能更加簡單,具備可靠性、可擴展性。另值得一提的是,SPB協議可根據相關技術精準發現打件的不良。打件不良,能提前發現,就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并且該協議是類似于廣播的形式(傳統的形式則像是排隊),可以大大減小從數據發送到燈板刷新亮度的時間差。同時,該協議有反饋機制,可以偵測和反饋每一個區每一個芯片的狀態,可進一步提高燈板的顯示效果和前端電源的效率。從產品鏈來看,除了以上技術,我們在明年也會推出一個芯片驅動8個區的AM產品,提升整個效率。在PM方面,也會推出一個芯片驅動384區的,40V 耐壓的PM產品。
MiniLED背光具有局域調光(Local Dimming)技術,能夠通過精細分區,對整體畫面進行動態調光,從而實現高動態對比度。應用場景包括可穿戴顯示設備、電視、車載顯示、電競和筆電顯示等場景,采用MiniLED背光技術的LCD在動態對比度和亮度上的表現更佳,且具有輕薄、高畫質、低功耗和節能等優勢,很大程度上提升了LCD的性能,MiniLED背光可搭配柔性基板實現曲面顯示和輕薄設計,更增添了其應用的靈活性。
工采網做為國內知名大型工業品采購、批發供應商平臺攜手與旺泓WH這家年輕而又有著深厚積淀的企業,以技術突圍行業瓶頸,并著手于標準與協議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