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與應用,為百行千業帶來顛覆性變革,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經之路。作為服務社會大眾的重點行業,醫療行業亦是如此,由國家政策驅動、各醫療機構踐行,智慧醫療建設如火如荼。
為滿足醫院大數據流量的核心業務開展以及未來數據挖掘決策分析的需求,改變以前煙囪式網絡格局,構建靈活的、可擴展的、可靠的全連接專用網絡,在保證數據不出院區的前提下,拓展智慧醫療應用的服務邊界與能力,保障醫療業務數據的安全性,并為后期5G醫療應用擴展和互聯互通打下基礎。
高效、高質量和可負擔的智慧醫療不但可以有效提高醫療質量,更可以有效阻止醫療費用的攀升。智慧醫療使從業醫生能夠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學證據來支持他們的診斷,同時還可以使醫生、醫療研究人員、藥物供應商、保險公司等整個醫療生態圈的每一個群體受益。在不同醫療機構間,建起醫療信息整合平臺,將醫院之間的業務流程進行整合,醫療信息和資源可以共享和交換,跨醫療機構也可以進行在線預約和雙向轉診,這使得"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居民就診就醫模式成為現實,從而大幅提升了醫療資源的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
關于“智慧醫院”,國家衛健委給出明確定義: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面向醫院管理的“智慧管理”,建立醫療、服務、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系統,全面發揮信息技術在醫院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大力發展的醫療信息整合平臺和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移動醫療設備、個人醫療信息門戶、遠程醫療服務和虛擬醫療團隊等,都將有力地推動智慧的醫療的建設,也將助力于中國建設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筆者認為,在未來,當智慧元素融入整個行業,醫療信息系統必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進化,并對醫療衛生行業,乃至全人類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5G、大數據、移動物聯網、云計算等是醫療信息化的技術底座,支撐大量垂直醫療場景的信息化應用。我國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獨立組網網絡,5G與醫療健康領域的結合能有效加強患者與醫護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間的實時互動;多源異構、海量的醫療數據蘊含高價值信息的知識庫與資源庫,數據資產挖掘重構醫療信息化建設內容及方向。
聚焦醫院信息化建設,不論現階段發展的差異性,所有醫院都面臨戰略、組織及技術三方難點。戰略層面,部分醫院管理層的“短視”會導致信息化建設資源統籌不到位;組織層面,醫信人員缺失,醫務人員IT知識不足、培育機制不完善導致搭建好的信息系統用不起來;此外,醫務人員在系統搭建、定制化開發時應當扮演“幫助IT人員理解醫療業務”的角色,其IT知識儲備不夠將會引發信息不對稱、需求對接不順暢問題,從而進一步導致部署好的系統跟業務“兩層皮”;技術層面,新舊系統標準協議不統一、數據難接入、數據安全難保證的問題仍存在,目前處于滿足醫療系統高可靠、高穩定的需求滿足程度階段,對“員工體驗”和“患者體驗”需求難以滿足。
如今的互聯網醫療只是分割出醫療中自己所擅長的部分先行試水,但未來要想走得更遠,一方面需要建立像傳統醫療體系般強大的風控能力和成熟的醫療流程,另一方面,也需要深入我國醫療供需矛盾之中,考慮如何解決現有的醫療資源問題。 最后也希望互聯網醫療能夠真正拆掉醫院圍墻,促進醫學的發展,帶給病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實現行業的價值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