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純電動汽車在技術上、運行經濟上、基礎設施上還存在著產業化發展的瓶頸,需要政府相關政策支持。純電動汽車的普及需要通過政府各種鼓勵支持政策和措施,營造純電動汽車市場啟動階段的政策環境,從而推動純電動汽車的商業化過程。純電動汽車的商業化必須解決兩大問題,其一是購置成本,其二是能源補給。
雖然三五年之內,傳統燃油動力還將會是主流,但新能源汽車終究會慢慢全面普及,到時候電動車主流偏見必將會煙消云散,到那時才是一個真正成熟理性的新能源汽車時代。這個過程也許需要幾十年,但終究會到來,而設計、技術、智能化、互聯網將成為電動車未來主攻發展方向。
新能源汽車決定汽車產業的未來已經達成行業的共識,加快推進綠色生活和發展的方式已刻不容緩。他還提到,如今汽車產業已全面進入軟件定義時代,汽車產品的功能、體驗和商業模式正在被全面顛覆。一、突破電池技術的短板,產品上要更適應用戶的需求電池技術的突破進展比較緩慢,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顧慮持續存在,整車開發的知識能力體系向多學科交叉發展,汽車企業的能力亟待提升。二、要加快拓展盈利能力 探索商業模式。1.整車銷售仍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盈利模式,企業投入巨大、產出低于預期,且補貼退坡后,原本的政策端盈利未能被產業消費環節所消化;2.受新的雙積分政策影響,2020年六大汽車集團產生的雙積分均為負值,且新能源積分價格不斷水漲船高,車企因此出現增虧的普遍現象。三、市場發展不均衡 終端產品市場壓力明顯。新能源汽車總體呈現出高端放量、低端爆發、中端不盡人意的情況。受政策影響大,大體量的中端市場需求未被充分的激發。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何實現短期經營問題和長期發展之間的平衡,仍需要政府、行業和社會各界來實踐解決方案。
智能化、信息網絡化、自動化等概念走進千家萬戶,同樣也滲透到電動汽車工業的未來。雖然目前電動車行業研究已經在智能化做了不少努力,至少將一些應用科技結合到了電動車,比如和手機建立連接,和后臺建立數據共享等等,但是對于智能化發展來說,任重而道遠。以后智能化的產品開發,必須要基于系統的開發才能真正建立智能化的基礎,要有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建立互動和反饋,有效反饋信息才是真正的智能化,才能從根本上帶動電動車智能化革命。如今電動車跟移動互聯網聯系也不夠緊密,頂多只是強行加上一些APP功能,不能從硬件上解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問題。無論如何,移動互聯網化已經成為電動車行業的共識,不注重互聯網的發展,就沒有未來。
能源結構需配合新能源汽車發展進行同步調整。當前電力結構仍以火電為主,因此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也要同步發展清潔能源。研究電動汽車作為大型的能源儲能單元的調峰作用,優化社會資源的配置。如晚間在波谷期電動車充電給予優惠,白天閑置的新能源汽車可作為放電設備,通過聯網進行電力輸出。各地方政府與國家戰略規劃要保持一致,有序的規劃新能源車輛的比例及提升路徑,指導企業有計劃的實施產品和產能的規劃,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構建積分池,解決雙積分的問題,平抑價格波動,穩定產業各方的經營預期。加強標準化建設,統一充電接口和換電標準,提高使用效率,減少社會浪費。
對中國來說,傳統燃油車銷量節節高升也是對國家石油消費的巨大考驗,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石油儲備肯定會不堪重負,再考慮到環保排放等因素,電動汽車是大勢所趨而且不可阻擋。現階段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前路可期,電動車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緩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時,也將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